首页 > 政策 > 国务院一揽子政策稳经济,留抵退税或扩围至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
路安  

国务院一揽子政策稳经济,留抵退税或扩围至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

摘要:政策今年备受期待的增量政策工具终于出炉。5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6方面33项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其中,财政政策的加力方向十分明确: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全年退减税总量2.64万亿元,其中退税达到1.64万亿元。按照惯

今年备受期待的增量政策工具终于出炉。5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6方面33项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其中,财政政策的加力方向十分明确: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全年退减税总量2.64万亿元,其中退税达到1.64万亿元。按照惯例,相关税费支持政策的细则将于近期出台。

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退减税的规模定在约2.5万亿元,其中退税占“大头”,为1.5万亿元。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表示,如果留抵退税实施效果好,还会加大力度。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对新京报表示,留抵退税政策加力既是为缓解当前遇到的困难,也是对已经实施部分的效果的肯定。新增1400多亿元主要为“救急”,规模是合适的,释放了强烈的“稳”的信号:只要我们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大,企业、行业困境加大,政府就会出手支持,对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和信心很重要。

哪些行业将被新纳入退税范围?

——或扩展至餐饮、零售、文体、旅游等行业

行至二季度,国内疫情反扑,国际爆发地缘政治冲突,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超出预期,亟需政策加力应对。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安排,今年退减税规模从年初确定的约2.5万亿元增加到2.64万亿元,新增的1400多亿元均为留抵退税。同时,更多行业将被纳入退税范围。

此前,享受今年留抵退税政策的包括小微企业和六个重点行业,具体为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施正文认为,在此基础上,二季度受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严重的行业将被纳入退税范围。比如餐饮、零售、文化娱乐和体育、旅游以及制造业和能源相关的行业,如原材料供应业等。

餐饮业、零售业中有大量小微企业,本就在原有政策范围内,且已经在4月及5月进行了退税。但是,施正文认为,上述行业中也有许多中大型企业,或将在此次增量政策中受益。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增量”体现为留抵退税的支持行业范围与支持额度同步增加,可能由原来的小微企业扩围至符合条件的中型企业,行业上可能进一步扩展至零售、餐饮、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

施正文认为,此次增量政策的考量与年初时有所不同。年初确定的小微企业和六个重点行业既考虑当前纾困也兼顾长远发展,除了小微企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属于疫情下的困难行业企业外,其他几个重点行业都是从长远出发,为长远发展蓄力。

此次增量政策则聚焦“救急”,是从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角度去设计和出台的,是阶段性的当期政策。“一些地方停工停市、停产停业,有些行业的发展脱离了正轨,这次的政策主要是为这些行业企业纾困。”

退税加码如何影响地方财政?

——地方实际承担9%,不会对整体财政造成大的冲击

多地4月份财政收入大幅下滑,财政部表示,主因是4月份实施了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对地方财政收入造成冲减。不过,中央财政已经通过转移支付弥补地方财力缺口。因此,留抵退税造成的财政收入减少并不意味着地方财力受到冲击。

此次新增1400多亿元退税会影响地方财政吗?中央财政是否也会相应增加年初确定的转移支付额度,弥补新增缺口?

施正文表示,1400多亿元的退税规模,在我国整体财政收入当中还是有限的。按照今年的政策,退税的“大头”还是由中央财政来承担,退税规模增加也相应是中央财政退得更多。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增值税中央与地方五五分享,相应退税也是五五分担。为避免地方收支缺口加大或落实退税不积极,今年中央财政在承担50%分担比例的基础上,专门安排了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弥补地方财政缺口。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曾介绍,经过测算,留抵退税中央对地方补助比例平均超过82%。也就是说,在留抵退税形成的总减收当中,中央承担50%,又补助了地方82%,实际上地方只承担了自己那50%当中的18%,按总量算是9%。

按此计算,新增的1400多亿元退税中,地方实际承担退税约126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除专门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外,中央财政还安排了正常的转移支付,今年也大幅增长。二者相加,今年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规模接近9.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8%。

许宏才表示,两类转移支付资金相加,预计地方因留抵退税和其他减税降费造成的实际减收是完全能够补齐的,确保县区财政平稳运行。

施正文表示,财政周期要看年度,不能只看一两个月,4月份财政收入下滑不意味着下滑将持续。并且,现在还有很多跨周期的年度预算政策,与其他年份进行周转,所以今年财政安排增加了退税不会对整体财政造成大的冲击。

据许宏才5月17日介绍,截至4月末,全国财政库款余额4.94万亿元,比上年4月末增加约4400亿元,增长9.6%。地方库款的余额4.5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约5000亿元,增长12.2%。他表示,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显现,财政收入将稳步回升。

退税加码1400多亿元能缓解当前困难吗?

——“规模是合适的”,重在稳定预期

在年初确定的约2.5万亿元退减税中,留抵退税为1.5万亿元,此次新增1400多亿元退税,今年的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达到1.64万亿元。留抵退税加码,对缓解当前困难、稳定经济增长有多大作用?

施正文认为,1400多亿元基本相当于原定的1.5万亿元的十分之一,是应对当前困难的“救急”手段,是区间调控措施,从这个角度看,规模是合适的。

同时,留抵退税继续加码也从侧面说明前期已经实施部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记者注意到,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曾表示,如果留抵退税实施效果好,还会加大力度,一定要把这项关键性措施落到位。

4月是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的首月,截至5月16日,已完成退税9796亿元。由于退税是直接退到企业账户,相当于发放现金流,企业感受明显。

内蒙古一家电力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向新京报表示,其公司经营业务属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在今年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覆盖的行业范围内,4月份办理了增量留抵退税,已退税1134.23万元。

据其介绍,该公司2018年投资建设光伏发电站,投资金额达1.5亿元,投产后因国补资金尚未收回,资金压力很大,退税减轻了公司资金周转压力,解决了企业项目运转困难问题。

此外,留抵退税进度也两次提前。5月10日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荣鄂表示,将中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实施时间由2022年三季度,提前至5月1日实施、6月30日前集中退还;5月17日许宏才重申这一安排,并表示将大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退还时间从原定的10月提前至6月开始。

施正文表示,此次增量政策释放了强烈的“稳”的信号:只要我们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大,企业、行业困境加大,政府就会出手支持,对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和信心很重要。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越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msy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