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链号 > DeFi越来越“卷”了 我们来拆解下市场瓶颈与核心突破点
MyBank  

DeFi越来越“卷”了 我们来拆解下市场瓶颈与核心突破点

摘要:目前在DeFI市场中一直存在两个难题,资金利用的连续性问题,以及杠杆资金借用对于资金方的风险性问题。并且我们看到现如今的DeFi鲜有大创新,大家为了争夺有限的TVL,无所不用其极,哪里有流量就往产品上加一个相应的“补

目前在DeFI市场中一直存在两个难题,资金利用的连续性问题,以及杠杆资金借用对于资金方的风险性问题。并且我们看到现如今的DeFi鲜有大创新,大家为了争夺有限的TVL,无所不用其极,哪里有流量就往产品上加一个相应的“补丁”,存币生息、二次融资等等,不知不觉大家都开始卷起来,就看谁卷得快,卷的无下限。

资金利用没有连续性,也就导致了高杠杆的交易方式只能存在于终端项目之中,交易杠杆使用也只能存在于交易所中,而其它类型杠杆使用,又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足以弥补存款方利率,所以此文只以交易类型杠杆举例。

永续合约或者高杠杆交易所如何在链上完成部署需要考虑很多方面,与中心化交易所的杠杆具有相似之处,但由于需要去中心化的问题又存在很多非常纠结的问题。例如在链上是否使用订单簿模式,如果使用订单簿格式由于链上延迟性对做市商极为不利,主流币交易由于交易深度足够尚且可以应用,但单独开放合约交易或者长尾资产就面临着深度不足的问题,深度不足也就导致存款资金可能存在着部分损失的风险。并且这之中并没有考虑交易拥堵等问题所导致的高风险因素。

WebX实验室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一个概念,了解一个项目是非具有未来前景,以及是否具有真实价值首先要关注的就是两个纬度,一种是可以解决目前市场中别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进行了技术升级或者解决了市场中别人无法解决的痛点,另一种就是对应用场景进行了优化,或者对用户体验进行了有效的提升,更加便利的产品体验是维护用户粘性的根本。而像波卡跨链生态内的Acala以及刚刚获得Web3 Grant的MyBank就遵循了多个产品路线共同推进,基于用户场景和“业务旅程”来构建具体的业务集成。Acala作为波卡的龙头项目外界已经非常了解了。有意思的是MyBank在金融核心标的这里要走的更加超前,即关注点主要在如何提升全网资产的效率,包括流通及盈利效率,因此在波卡生态中率先实现了以高杠杆为中心,囊括现货交易、跨链、借贷的业务系统。

那么以上出现的业务逻辑是否成立呢?

跨链、新借贷、永续合约、杠杆交易:问题拆解与突破点分析

跨链(深度共享与真实桥)

区块链本身就存在信息孤岛属性,各个主链之间信息无法直接互通,链下信息与链上信息互通的需求诞生了预言机,而主链之间互通则有了跨链的需求。

跨链作为连接各个主链之间的链条,如果产品只存在与单一链上所面临的就是抛弃部分用户的选择,用户所需求的在链上交易更加便利,以及足够多的资产选择,当市场中出现热点,而热点的币种只能通过单一链进行交易,比如ERC-20,那么其它链上用户只能选择抛弃产品,转而选择可以交易当前代币的产品,这种无法提供给用户足够商品的行为无法增加用户粘性,并且在这个本身高门槛的市场中,跨链转账就是一种较为复杂且高成本的行为,没有人乐于为这种高成本低效的行为买单。

深度共享与桥本身是跨链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度代表着用户能否拿到最友好的交易价格,市场中有一部分代币在不同链上交易,在不同链上也就代表着普通的现货交易你所面对的交易对手方只存在于单一链上,也就是说在BSC链上交易,你所能即时成交的订单只会是在BSC链上的交易对手,那么在大额交易时与链上拥堵时就会出现交易无法即时成交的状态,如果交易者带有杠杆的情况下,行情剧烈波动所带来的就是排队枪毙的状态,因为无论补足保证金还是进行其它操作都需要等待链上进行确认。

之所以目前跨链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也是因为ERC-20链上在市场高波动时的拥堵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深度聚合本身也就是极受市场关注的方向之一,在单独交易所中可以迁移其它链上以及其它交易所深度,代表着在此处进行交易的用户可以获得最好的交易成本,同时也增加用户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桥的概念本身也是跨链的一种描述,此处只把桥当成单纯资产类别当作桥的概念,资产跨链存在两类有效方案,但目前市场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仍然是第一类,也就是单纯的数字映射方案,通过交易其它链上所映射锚定的产品,来达成交易的目的,但本身并没有把真正把资产完成交易,这之中也就涉及了风险的问题,因为所购买的产品只是数字的映射,至于映射出的产品是否有安全性问题,资金是否会被挪用无人可知,通过数字映射来映射数字货币,这种方式的确是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但同时也是风险性最未知的方式。

而真实桥的概念就是不通过数字映射,而是进行资产迁移的方式完成,也就是用户交易非本链上产品时,交易的并非交易所提供的映射产品,而是把用户资金进行迁移,通过真实交易兑换用户所需要的资产,再把以兑换资产进行映射,方式虽然相差不对,但是却完成了真实资产交易,并且在交易体量足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资金池内部对冲的方式即节约手续费成本,也使交易安全程度有效提升。

提升安全程度所带来的必然是交易成本的提升,但这也是市场在进步的体现,当交易成本与安全程度达到平衡也就是跨链交易的成熟形态,但在市场成熟前仍然需要用户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资金体量较大的用户所需要的更多是安全性,而小体量资金则会选择降低交易成本,但无论是那种方案,都需要简化目前的交易步骤,过多的交易步骤以及过高的学习成本必然会被市场快速淘汰。

借贷(利率差与超额抵押)

借贷这个概念已经被剖析的清清楚楚,这里就不再重复造轮子了,只从本质上讲为何借贷是杠杆交易中重要的一部分。

借贷本身是提供资金池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存款方需要的是资金安全以及足够有吸引力的利率,而借款方需要的是足够低的借款利率以及可以借到足够体量的资金,资金池的存在就是为了可以给借款方足够体量的资金。

利率差的概念就是在同一借贷类目下,利率差越小对用户吸引力也就越强,资金永远是追逐利润的,当存款人可以得到足够高的利率,那么就会吸引足够资金进入资金池,而借款方可以得到足够低的借款利率,那么就会吸引借款人进行杠杆资金利用。

在正常市场中一般利率差一般都是差距较大的,因为借款方不单单需要满足存款方的利息支出,还是唯一的盈利方式,并且由于超额抵押的存在,借款方的资金利用率并非为100%。而这种聚合性产品方案借贷只是串联产品的一部分,存款资金池本身就是为杠杆资金服务,所以甚至可以出现借款利率=存款利率的情况出现。

超额抵押在借贷市场中一直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数字货币市场中本身没有信用的存在,也就是代表了借款金额永远无法超过存款金额,那么这种借款本身也就失去了最本质的需求,也就是需要钱的人才会去借钱,而不是有钱的人存完钱再把存的钱借出来,在MyBank中因为产品串联的概念,可以使用交易所杠杆交易的方式进行超额借贷,也就是将资金利用率放大至100%以上,同时也存在社交贷的概念,社交贷的概念就是通过存款人授信的方式进行高额贷款,但本身作为一个在现实世界中借钱都要不回来的人,就不再讲解这种借款方式了,个人的理解在没有匿名的市场中,没有信用存在的意义。

永续合约(差价合约的问题)

永续合约本身是交易标的波动的一种合约,是可以划分在衍生品类别中的一种交易标的,参与永续合约本身并没有交易产品,而是交易了产品所产生的波动率,在永续合约市场中交易的深度以及订单簿都是独立与现货市场的,而合约本身面对的普通交易者就较少,更多的是专业交易者以及做市商,那么在市场中交易时你所面对的都是高阶的玩家们,这样会带来几个风险点,你的交易成本将会比现货交易更高,如果你有止损线则价格更容易碰到你的止损点,除了主流币种交易深度通常不好,也就是交易即时性变差。

这个市场是一个零和市场,在市场中又有不同难度的区别。你选择了一个专业级难度,那么就要想好为什么专业人群会输钱给你。

现货杠杆与合约最大的区别就是,你所面临的用户群体的问题,现货杠杆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借钱扩大资金体量,而交易的对手方仍然是现货市场中的人群,包括订单簿以及市场深度都是相同的,也就是扩大资金体量的同时并没有增加游戏难易度。

选择对市场比增加认知更加重要,可以回顾下造富神话,有多少股票的造富神话,又有多少期货的神话,又或者有没有听到过玩永续合约暴富的神话。

二级市场难易程度:私募>现货>杠杆现货>期货>期权>合约

杠杆现货交易(风险与资金追随)

杠杆交易虽然比合约交易要来的简单,但在任何市场中利用杠杆都是同时扩大风险与收益,参与者仍需看清自身风险偏好。

现货杠杆在产品中比永续合约的优势就在于真正在交易货币,也就是利用扩大后的杠杆资金进行二级市场交易,对于用户而言真正购买了所看好的币种,而不再是购买币种所带来的波动率。

对于资金池的提供者,也就是存款方而言,MyBank的类似与资金追随交易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资金锁定的方式控制资金池资金风险,也就是说用户并没有真正把钱借走,而是通过自身交易平台直接进行交易,也就是用户所使用的是资金的决策权,在没有结束交易持仓前用户无法挪用资金,也就是借用了保证金交易的模式。

同时关于资金波动风险,由于MyBank的杠杆交易的清算将独立于超额抵押借贷的清算,因此理论上杠杆倍数可以是无限的,但考虑到清算具有一定的延迟性,因此不同资金根据其风险系统不同最大杠杆倍数也将不同。在保证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可以将资金利用率提升到极限。而且基于波卡的跨链网络在清算上还拥有两个优势,一是底层设计而言,ETH清算需要一个TX来触发, 而波卡可以做到直接清算。二是波卡平行链的标准化多链,有通用接口,在多链互通共享深度方面,比异构跨链要实际太多,避免出现此前XVS那样的清算漏洞。

从简单的功能创新&嫁接到雕琢业务场景

还是那句话:“加密通证市场和区块链相关应用的每一次爆发性增长都是底层技术和基础设施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爆发中,只要大方向不出错,大部分的项目都会在爆发中“成功”。但是在两次爆发中间的空隙中呢?很多人都是在这个空隙中消失,学会整合能够利用的资源并且将其构建成符合用户场景的业务产品,才能够让项目真正在这个空隙里活下来而且要活的更好。

我们可以看到交易所公链疯狂涌入了一大堆的DEX,BSC的PancakeSwap,Heco的MDEX,而且像MDEX这样的项目也毫不忌讳,直接在BSC上部署了一个分站点,并且会根据市场热点再去扩展到多个公链网络上,这确实是能够获得一定TVL和交易。但是此后呢?我们这种模式中既看不到未来也看不到增长点。

MyBank想到的可能并不是一时的流量,在设计上MyBank挂钩金融市场最重要的资金连续性和效率上,集成了跨链、高杠杆以及信用体系等必要的功能,再去重新雕琢DeFi的几个刚需场景,这就会带来极其强大的用户粘性,因为是符合金融市场行为的最大目标,又是刚需性的DeFi场景,那么用户不会说热点一结束就离开了。这种用户粘性就是MyBank、Acala这样的项目能够跨过爆发空隙的资本。

跨链网络现在即将形成并且会慢慢成熟、Layer2这些解决方案也在慢慢变得丰满起来,DeFi的生长土壤在一步步变好,我们在这里所说到的DeFi业务设计很可能就是下一代DeFi的雏形。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msy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