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链号 > 【币安手续费】区块链2.0:从数字货币到金融应用
黑色韭师  

【币安手续费】区块链2.0:从数字货币到金融应用

摘要:其实,1CO的火爆,与以太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之前的内容,小K君给大家讲到过,以太坊区块链2.0的开启者,使区块链从单一的货币应用,面向了整个金融行业,所以,今天小K君就给大家总结一下,区块链2.0的时代特点。

一、从区块链1.0时代,到区块链2.0时代

2008年,中本聪发表了一篇论文,名字叫作《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在这篇论文中,“Bitcoin”这个词被首次提出,翻译成汉语,就是“比特币”。这篇论文详细描述了比特币系统的运作原理,将比特币系统描述成一种融合了计算机学、密码学等多重学科的新技术,这个技术后来被定义为"Blockchain",也就是“区块链”。

由此,我们说,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而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首次应用,比特币代表了区块链1.0时代。区块链1.0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将区块链技术用作一种“货币”系统,主要代表就是“比特币系统”,来支持比特币在“去中心化”这个前提下的产生和流通。这里的“去中心化”意味着比特币可以在没有央行、没有银行和金融机构结算的情况下,实现产生和流通,而保障这一系列流程能够顺利进行所依靠的技术就是“区块链”技术。

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得以完整呈现的第一个成熟产品,但比特币和数字货币仅仅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开端。随着比特币被大家熟知后,许多人开始认可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理念,借鉴比特币的思路。慢慢地,人们发现,单单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比特币系统,实在有些“大材小用”,区块链技术可用的应用场景其实是非常广泛的。于是,有人将这一技术愈加丰富化,希望能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至此,以“以太坊”为代表的区块链2.0时代正式开启。

二、以太坊是什么?

以太坊的诞生,与比特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太坊创始人V神(Vitalik Buterin)曾经是比特币的追随者。Vitalik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与狂热,正是源于比特币。2013年,Vitalik选择从滑铁卢大学辍学,all in比特币。当时,比特币爱好者正在全力以赴地为比特币增加更多的功能性,希望打造比特币2.0版本来弥补先前的不足。但Vitalik认为,建立一个全新的编程语言才是比特币的当务之急。

修改比特币源代码毕竟不现实,于是,年仅19岁的Vitalik重新撰写了一套新的白皮书,这套白皮书便是《以太坊白皮书》的雏形。在这份白皮书中,Vitalik描述了他对比特币以及区块链的一些看法和技术手段,他在白皮书中提到:希望能够基于通用的编程语言,来创建各种各样的应用,比如社交、交易、游戏……这些观点得到了比特币社区的强烈反响,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加入到了以太坊的设计之中。

最后,这个项目正式命名为“以太坊”,因为“以太”是一种在科学理论下还未被证实的物质,暗含了Vitalik对项目的期待。2014年,以太坊的算法及协议正式落地,并募集到了1.5亿美元。2015年6月,以太坊正式发布2015年7月30日,以太坊最终完成并上线

三、为什么说以太坊代表区块链2.0时代?

 

我们说,以太坊代表了区块链2.0时代,这是为什么呢?

在以太坊之前,区块链的开发难度非常大,导致了开发的产品形式非常单一,主要的产品只有数字货币。那个时候,除了比特币,还出现了一些“山寨币”。因为”山寨币“的源代码和比特币非常相似,所以比特币有的局限,山寨币同样也有,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飞跃,也没有跳出“数字货币”这一单一的落地产品。

而以太坊对于区块链技术而言,却是一次实质性的飞跃。以太坊跳出了区块链只能用作“数字货币”的局限,将区块链技术商业化变成了可能。因此,如果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1.0时代,是为价值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那么以太坊代表的区块链2.0时代,大大拓展了区块链的应用场景,让区块链商业应用变成现实。

以太坊是一种图灵完备的底层协议:和比特币事先设定好的系统不同,以太坊是一种灵活的、可编程的区块链在以太坊网络中,开发者可以创建符合自己需要的、具备不同复杂程度的区块链应用(DAPP),这些应用可以是社交、交易、游戏等等。从这个意义上看,以太坊是一个平台,类似于现在的安卓、苹果,开发者可以在安卓、苹果系统上面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好比微信APP、支付宝APP等等。(区别于APP,区块链应用被称作DAPP)

以太坊之所以能成为区块链2.0时代的代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提出并运用了“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用代码的方式定义一套交易规则,因为以太坊同时具备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征,所以需要通过代码来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智能合约意味着,一旦触发“智能合约”的条款,代码就会自动执行。“智能合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保险、股权、信托等等,可以说凡是需要信任为基础的活动都可以应用这一技术。

四、区块链2.0时代的典型特征:1CO

1CO也是区块链2.0时代的典型代表。

其实,1CO的火爆,与以太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太坊的出现,让代币发行变得非常简单,这就催生了越来越多的1CO项目涌入市场。2015年底,以太坊提出了ERC20标准,基于代码即法律,ERC20标准规定了在以太坊上发行代币的规则。代币标准的统一方便了未来1CO 项目的发币融资,为数字货币下一轮牛市准备了技术条件。

1CO是怎么回事呢?1CO(Initial Coin Offering,简称1CO)是一种为数字货币/区块链项目筹措资金的方式。开发者要在以太坊上运行项目,需要开发成本,这些开发成本通常通过“向民众募集以太币”的方式来筹措。由于代币具有市场价值,可以兑换成法币,这样一来,募集到的以太币就可以用作项目的开发成本,而早期参与者可以从中获得初始发行的数字货币作为回报。

1CO一度被认为是带来 2017 年大牛市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1CO项目的泛滥,监管在这个领域存在空白,导致一些“空气项目”打着ICO的旗号大肆募集资金,出现了许多非法融资现象。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正式叫停了1CO。虽然1CO被叫停,但是国家对于区块链技术的总体态度还是比较认可的,国内巨头公司、政府机构纷纷开启了区块链技术的研发。

 

五、区块链2.0时代的主要应用场景:金融商业

 

有了智能合约系统的支撑,区块链的应用范围从单一的货币业务扩大到涉及合约功能的金融业务

 

在区块链2.0时代,率先将区块链技术商业化应用的是银行业。2015年,银行机构成立了R3联盟,这个联盟借鉴了区块链技术的思想,探索全球银行分布式账本技术,从而提升业务流程效率。除此之外,银行业也开始探索采用区块链技术来开发数字票据,借助智能合约实现价值传递。这一时期,知名区块链项目瑞波采用区块链技术,推出了跨境支付业务。

在区块链2.0时代,继银行业之后,证券行业也开始采用区块链技术来进行清算和结算方面的探索。2015年前后,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开始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清算结算业务中的应用,计划于2021年正式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清算结算服务,允许所有的参与者在无需任何中央机构的情况下,在同一个数据库中进行实时的资产交易。

同时,这一时期,会计、咨询等其他金融服务机构、保险业务,也开始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在区块链2.0时代,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区块链的应用已经扩展到金融圈。我们可以想象,未来随着可编程区块链的不断完善,企业的业务模式、发展方向、激励机制都会受到影响。而随着区块链底层公链性能的不断优化,未来的区块链将不止一个链或一个币,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网络,应用于各类商业场景中。

 

- END -

来源:OK区块链商学院
来源链接:https://www.8btc.com/media/454373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