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eb3.0 > 对话孟岩:NFT与通证经济的未来
币圈网站  

对话孟岩:NFT与通证经济的未来

摘要:作为通证经济专家,孟岩对数字资产研究颇深,而他一直专注的领域与目前火爆的"NFT"金融关联甚多,此次链捕手以他发起的NFT项目Solv为例,探讨了自己对NFT、DeFi的思考、研究与判断,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来源 | 链捕手

作者 | Alyson

作为通证经济专家,孟岩对数字资产研究颇深,而他一直专注的领域与目前火爆的“NFT”金融关联甚多,此次链捕手以他发起的NFT项目Solv为例,探讨了自己对NFT、DeFi的思考、研究与判断,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记者:在牛市,各个领域、赛道、项目的价值都更容易凸显,你最近关注的领域有哪些?

孟岩:我其实先前就不是一个行业研究者,也不是投资者,而是比较专注在数字资产和通证经济的研究上,因此平时并不是整天开着雷达到处搜寻目标。

最近半年多与团队一起专注创业,选了数字票证这个新的方向切入,本身研究和探索的任务就很繁重,因此对不相干的赛道、领域就关注得更少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选择对整个行业形成一个总体认识,然后深入一个领域,不可能左顾右盼。在我关注的范围之内,NFT 金融应用是最大的焦点,与之相关的借贷、NFT 交易以及相关衍生品是我这半年以来主要研究和思考的领域。

记者:关于 NFT大家谈到加密艺术、游戏、体素 3D领域比较多;DeFi赛道也有很多蓝海。当初是基于什么契机会想到做票据通证这方面的项目呢?

孟岩:选择战略方向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并非不看好游戏、存储等方向,对于波卡生态、Web 3.0 等新领域也充满兴趣,但是团队本身的禀赋,以及几个创始人的经验和知识积累,还是会使我们更加收敛于通证和数字资产的应用方向,而这显然跟 DeFi 最接近。

当然,如你所说,即使是 DeFi 方向,也有很多“蓝海”赛道,而我们选择票据通证,是基于对“通证”这个问题的长期思考作出的慎重决策。

跟“币圈”里面很多牛人比,我属于比较愚钝的,速度不快,反应也不敏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迅速切换方向捕捉机会不是我的长处,反而是比较适合于找准一个方向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去。

我在 2017 年就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通证”这个方向上,四年来一直没有动摇过。当年 12 月我与元道老师就通证问题交换看法,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随后就聚合了一个小群体,自称“通证派”,王玮当时就在其中。

2018 年到 2019 年我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通证经济的研究上,也就是思考如何设定通证激励体系,以去中心化的方式组织大规模网络协作,本质上是个治理制度创设和资本预算的问题。这个方向是非常有前景的,但受限于基础设施、监管环境和行业风气,它真正的潜力可能要到五年甚至十年后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到了 2019 年年中,在数字资产研究院朱嘉明老师的引导下,我本人将研究重心转向数字资产,也就是研究数字资产的意义、性质、创建、程序化管理和估值等问题。

从数字资产到 DeFi 并不是路线切换。DeFi 完全是基于数字资产的,因此 DeFi 兴起,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知识和理解上的隔阂,很快就动心要下场一战。但迟至去年八月,都想不出什么“好点子”。至于抄袭克隆、拾人牙慧,再加上一点中国特色的社群模式之类的打法,不是我们的长项,而且从过去几年所见所闻,不要说做好,能够不反受其害的人也不多。

所以我们还是相对比较耐心,反正在行业里已经蛰伏数年,起伏不在于一时,心态倒是一直比较平和。

转折点是去年八月王玮推荐我精读原暗网“丝绸之路”创始人 Ross Ulbricht 在狱中发表的一篇关于如何改进 MakerDAO 的文章。这篇文章本身主要是指出 MakerDAO 在通证激励制度上有改进空间,对其主要结论我不置可否,但这篇文章改变了我研究 DeFi 项目的方式。

在此之前,我跟大部分 DeFi 玩家和投资者一样,每天都囫囵吞枣地快速看一大堆新项目,这并非我所长,所以很吃力。而这篇文章提醒我,即使是 MakerDAO 这样的成熟项目,其中也有很多仍待争论和改进的问题。

如果要寻找创业方向,不如深入研究一两个主流协议,把它相关的优缺点都参透。深度思考反而是我相对擅长的。

所以我就在 Ulbricht 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MakerDAO,大概通过一周左右的研究,我提出了六个改进点,除了 Ulbricht 指出的那一个问题,我还列出了其他几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在抵押资产不具流动性”的问题。

我明确的定位了这个问题,并且提出用票据来代表抵押资产,使之重获流动性的解决思路。然后我跟王玮、周志强进行了很深入的讨论。志强有非常强的行业研究能力,他快速分析了整个市场的情况,得出结论,即这个问题真实存在,而且已经给很多项目造成困扰,与此同时并没有发现其他项目在票据通证这个赛道上发力。

王玮则有多年传统金融系统开发经验,对问题思考得既深入又系统,这个问题他一看就了然于胸,进而带领团队又对 Compound 和 Aave 进行了代码级别的深入研究,大致判断了问题的可解性。因此,最后我们形成了一致看法,就是把探索方向聚焦在数字票证。

这个圈子都是聪明绝顶的人,速度特别快,这既是个优点,也是一个不足,因为速度太快,一个新项目,看几个小时就要决定行动策略,然后看下一个项目,这样的节奏是不允许深度思考的,也因此牛市之中极少人能够有“大主意”。

我当时评估了一下,觉得数字票证这件事情不必急急忙忙往前冲,还是要先把理论问题想清楚。所以整个九月都是在做理论研究,研究成果汇集成了一篇文章,去年十月初以《什么是数字资产》为题发表。

文章很长,没多少人耐心读过,但对我们自己来说却非常重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思考过程。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指出,当前整个数字资产缺少一个重要的类别,那就是数字票证。从那时候起,我们就决定将创新的方向定位为数字票证。

方向确定之后的具体技术方案设计实施完全归功于王玮和我们的技术团队。客观的说,他们搞出来的 vNFT 大大超出我和志强最初的预期。

所以可以很粗略的说,Solv 这个方向是我提出,王玮设计实现,志强验证确认,然后反复迭代改进出来的,整个过程当充满分歧、争论、纠结、迷茫,当然惊喜还是主旋律。这个经历本身也使我体会到,创新也得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迭代过程。

记者:DeFi中的数字票证有哪些应用的场景?以 Solv 为例,它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孟岩:票据是历史最悠久的商业和金融工具之一,其出现远早于纸币本身。在中国,战国时代就出现所谓“合券”,唐朝称为“飞钱”,明朝成为“会票”,发展到今日,被称为汇票。

当代,各种票据在商业中更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稻盛和夫介绍自己经营实学的时候曾经提出一个一一对应原则,即在经营行为中要钱、物、票据一一对应。可见票据本身就是商业经营当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

一般金融机构所说的“票据”还是狭义的,仅仅包括银行和企业发行的商业票据,本票、汇票、支票等。仅仅这一部分,2019 年全国交易总金额就高达 130 万亿以上。

细细考察的话,我还可以列出几十种票据,光汇票就有比如商业汇票(commercial draft),融通汇票(accomodation bill),托收汇票(collection bill),见票即付汇票(bill payable on demand),缺项汇票(inchoate bill)等等,种类繁多,应用灵活广泛。

甚至这也不完整。在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里,我们对于票证做了以下的广义的界定:

票证便是一种特殊的标准化制式合同。

票证的突出特点是其篇幅短小,往往可以印在一页纸、甚至一张小纸片上。这并不意味着票证的合同条款一定简短,而更主要的是因为票证的标准化程度更高,凝结了更广泛的共识,从而很多有关票证使用方面的条款,不必印刷在票证之上,而是置于票证之外,约定俗成,或有明文规范。

例如,对于发票、支票、本票、汇票、期票、当票等票据,以及身份证、户口、学历证明等证件,国家都有专门法律条文予以规范,无需印刷在票证上,使得票证本身可以非常简洁。

按照这一宽口径,我们甚至可以把一些传统上不称为票据的金融工具,比如远期合约、期货、互换、期权、债券、ABS 等,以及一些非典型的金融权益证明,比如房契、地契、门票、所有权证明、资格证书等等,统统表达为票证。这样一来,票证就直接包括了大多数权益和债权证明以及金融衍生品。

Solv 开发的 vNFT 是一个通用的数字票证描述协议,有能力描述绝大多数票证。我们可以这么类比一下,ERC20 可以描述数字货币、积分等匀质通证,ERC721 可以描述独一无二的单体对象,ERC1155 擅长于描述标准化的工业品,而 vNFT 则专攻数字票据通证,或简称数字票证。我们定义数字票证是一种特殊的通证,一种具有高级数据结构的通证。

Solv 的数字票证应该具备五个特点,第一是可编程性,这是所有通证都有的共性,但正是这一点使之与传统票据区分开。特别是请注意,区块链天然是一个时间序列,在区块链上的可编程性,意味着数字票证自带统一时间轴。

第二是异质性,也就是同一个合约发出的每张票据都可以是不同的,具有彼此独立的状态,可以单独变化,这一点与 ERC20 不同。第三是包含数量信息,可拆分,可部分流转,这一点是 ERC721 做不到的。

第四是可组合性,这个组合既包括将若干同质的数字票证“合并”,也包括把若干异质的数字票证“打包”,两种组合分别可以支撑不同的应用场景。第五是可升级性,一张数字票证已有的信息是不可以篡改的,但是可以附加新的信息和数据。

数字票证被引入区块链,可能不是“能解决哪些问题”、“能用于那些场景”的问题,而是一下子扩展了一个巨大的数字资产类别。你只要看到票证的类别和特点,稍加联想,就会立刻认识到,其应用空间是无限的。我这里顺便举四个例子。

第一,我们可以创建一张数字票证,将一定数量的底层资产锁藏于其中,并对其编程,使之具有定时自动解锁释放的能力。由此就可以创建一种新的资产,它能够在未来以某种设定好的方式给持有者带来“正向资产流”。

这样一种数字票证,可以模拟定期存单、债券、远期和期货合约和投资者份额。Solv 的第一个应用 IC Market,就是用这样的数字票证来表示投资者份额,促进项目锁仓份额流动。如果给这样的票证加上一个条件,必须支付一定价格才能解锁释放底层资产,那么这就是一个看涨期权。

第二,我们可以将若干资产组合成一个“资产包”数字票证,然后对其进行匀质化拆分,得到一个代表资产组合份额的票据。

跟传统金融里的基金份额和 ETF 指数不同,这个份额票据当中是真的含有那些底层资产的,因此你是可以自主提出这些底层资产的,当然也可以自己重新组合。我们还可以对这样的资产包进行分层拆分,搞出 ABS 里“优先”、“劣后”的结构来。

第三,我们可以将分期付款合同、资产标的以及债务余额组合到一个数字票证中,设定程序化的清算和利率机制,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按揭分期合约数字票证,从而可以支持类似住房抵押贷款的业务。

第四,我们可以创建一个代表部分所有权的数字票证,从而支持数字资产“团购”。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是我们并不打算都自己做。Solv 的核心是做数字票证的工厂、交易流转基础设施以及跨市场的聚合流动性池。Solv 也不特定于具体平台,从公链到行业及联盟链,我们都愿意支持。

具体的数字票证和应用,我们会尽量开放给生态合作伙伴去完成。比如如果有区块链合作伙伴有能力用 Solv 做应收账款票据和仓单,并推动行业级别的供应链金融,我们会免费开放 vNFT 标准和解决方案支持他们,甚至在 Solv 发展的早期还会给予生态激励和补贴。

记者:NFT为现实世界的资产上链开了一个“口子”,在过往的区块链实践中,NFT+STO作为未来链上资产价值循环的创新模式,是当前市场环境下最有可能成功的路径,未来似乎是非常值得期待。它在经济和合规性上具有哪些优点?在这其中最大的阻碍会是什么?Solv 在实体资产NFT化的具体实施和操作是怎样的?

孟岩:关于 NFT+STO,主要的思路就是把现实世界的实物资产经由合规流程导入区块链,对应为 NFT。NFT 兴起之后,实体资产上链有了新的思路,这当然是件好事。但我还是要提醒你,区块链这么多年,实体资产上链为什么一直做不起来?其中是有原因的。

比如说老生常谈的硬链接问题,如何将确保链下资产与链上通证形成不可被打破和伪造的对应关系?一旦出现纰漏,谁来负责和兜底?法律和金融基础设施是否能够对上链资产予以认定?区块链上的共识与法律认定之间存在矛盾时,以谁为准?NFT 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实体资产上链还是困难重重。

所以我们看到,NFT 大热之中,首先受到追捧的还是一些以纯数字形式存在的艺术品。比如 Beeple 的画,Musk 的 NFT 之歌等等。那个著名的烧画上链的事件,实际上本质是放弃实体形式,彻底转化为数字形式。与很多人的解读相反,这个行为艺术并不是指出了一条实体资产上链的路径,而是以一种决绝的方式反证了实体资产上链有多难。

实体资产上链需要庙堂与江湖的合力推动,需要物联网与区块链的融合,更需要时间来凝聚人心与共识,Solv 无意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解决。不过,在个别领域,Solv 确实可以有所作为。

比如证券型通证,无论其链外支持资产是股权还是债权还是单体资产权益,只要经过合规程序发行,以法律手段形成“硬链接”,均可以在 Solv 之内作为底层资产发行数字票证。当然,未来相关法律及监管机制逐渐完善,我们更乐见人们跳过不必要的中间过程,直接基于实体资产创造 vNFT 数字票证。我相信企业用户会很快意识到 vNFT 在这个场景中的优势。

我本人正在积极参与国内第一个 STO 项目厦门汇管车股权通证相关模型的设计,如何在 STO 当中融入数字票证也是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记者:Solv 通证的经济模型有哪些创新点,它怎样捕获价值?和NFT赛道其他代币的经济模型在设计上有何差异?

孟岩:关于 Solv 的通证经济模型,现在还处于保密状态。我这里只能原则性的谈一下思路。

一个 DeFi 项目必须有所创新,但其通证经济模型并不是必须要创新。恰恰相反,在能够满足治理和激励目标的前提下,通证经济模型应当尽量采用经过验证的成熟方案。

原因是这样的,通证经济的本质是设定某种程序化的投资机制,激励整个生态为项目作出关键贡献,从而实现市值和通证单价的增长。要知道,传统的公司金融天天研究的中心问题,一个是 financing,决定怎么融资,一个是 capital budgeting,决定怎么投资,一个是 risk management,如何管理风险。这三者都是通证经济的中心议题,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而其中市值资产负债表等工具,也都可以在通证经济中应用。

但是通证经济有几个新的命题,是传统公司金融没有考虑到的:

第一,通证经济当中主要的投资行为是直接激励用户进行生态贡献;

第二,通证经济使用项目通证,而不是货币进行投资;

第三,由于通证经济使用通证进行投资,因此传统公司金融中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资本成本(CoC)等工具都不再适用,或者需要进行重大改进之后才能使用;

第四,通证经济中的投资不但要提升总市值,而且要提升单个通证的价格。这两者在传统股市上几乎是一回事,但通证经济往往通过发行新通证来进行投资和激励,因此两个目标之间存在矛盾,需要非常小心谨慎;

第五,通证经济中的投资和激励有相当一部分是程序化、自动化的,且程序是公开、透明的。

因为这些原因,学术界对于通证经济的研究,据我所见,只是刚刚开始。可以说还没形成什么能够称得上理论的东西。而通证经济对于项目的成败又至关重要,因此要求尽可能一次做对。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能够指导通证经济的设计和实践,也就是说通证经济的设计完全是经验主义的。

行业里的通证经济模型鱼龙混杂,特别是在牛市,各种滥竽充数的伪成功模型混淆视听,必须认真分辨。真正优秀的通证经济,有效,可控,可持续,主要不是精心设计出来的,而往往是从大量实践中归纳出来的,各种尝试多了,总有那么几个天时地利人和都对了,跑出优秀的成绩,且能穿越牛熊。这样的好模型,可遇而不可求,掌握一个就要尽量复用优化,少发自作之聪明。

我在实践中经常看到一些人在通证经济模型设计上各种信马由缰、画蛇添足,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此道之艰难,设计出来的东西千疮百孔,还往往不自知。我的 Solv 经济模型设计虽然还不能公布,但是等公布以后,你一定会发现它似曾相识。

记者:Solv 是一个平台,可以支持多个应用入驻,但目前 NFT 的发行平台很多,你们的壁垒和竞争力是什么呢?

孟岩:Solv 基于我们创造的 vNFT 标准所建立的多应用平台,这是与目前其他 NFT 平台的核心差别。我们底层采用自己的数字票证协议,上层自己一些创新的应用产品。

未来我相信会出现与 vNFT 竞争的数字票证协议,也一定会有许多团队会基于 vNFT 打造与 Solv 竞争的应用。但我想说,基于 DeFi 的逻辑和文化,我们其实是乐见这种竞争出现的。区块链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也有十多年,我们只见到有项目死于战略错误或者心术不正,没见过一个项目死于竞争。

记者:你认为DeFi目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NFT和DeFi结合是最大的想象空间在哪里?以及你是从那个视角看待NFT的?

孟岩:我是研究数字资产的,所以也想从数字资产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DeFi 发展到今天,创建和融通了哪些数字资产?未来还能够创建和融通多少数字资产?我想用这样一幅图来表达我们对于未来的看法。

我认为未来 4-5 年,整个 DeFi 上的数字资产,按照交易量会呈现幂率分布。其中头部又细又高的最左端那一部分是数字货币和 ERC20 通证,它们对应现实世界的股票和货币市场,交易量最大,但集中度会很高,可能有五十到一百种资产交易量极大,但其余就无法相提并论。

而今天快速暴发的 ERC721 NFT,艺术品、收藏品之类,是这个曲线最右端又细又长的“长尾”,它对应现实世界里的个人手工制品,种类和数量极多,万事万物都可以 NFT,每个人都可以创建无数的 NFT,但是绝大多数交易量为零。

因此虽然现在 NFT 很火,但是由于其交易摩擦高,注定这一类资产在整个交易市场中占的比例会非常之小。

在这个图上中间那一段又肥又厚的“驱赶”,是属于工业品、大宗商品、游戏类资产和数字票证的,它们类型丰富,总量巨大,同时标准化程度高,交易摩擦低,交易量巨大,对应现实世界的标准工业化产制品和票证,从而构成了整个数字资产市场中面积最大的一块。其中游戏类资产适合于用 ERC1155 来表示,而 Solv 的 vNFT 数字票证则专注于数字金融票证。

如果我的这个判断是对的,那么 DeFi 仅从资产类型和交易量来看,完成度可能不到 5%,发展空间极其巨大。而短期之内最具想象空间的,正如图上所提,一是游戏资产,二是金融 NFT,完全是一片新天地。


来源:
苇草智酷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msy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