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矿场 > 看区块链技术如何化解会计行业的危与机
路安  

看区块链技术如何化解会计行业的危与机

摘要:区块链是使用密码学方法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安全,并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打造了一种在不可信网络中进行信息与价值传递交换的全新信任通道,实现了从个人信任、制度信任到机器信任的转变。 区块链拥有的去中心化、信息难以篡改、可追溯性和

区块链是使用密码学方法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安全,并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打造了一种在不可信网络中进行信息与价值传递交换的全新信任通道,实现了从个人信任、制度信任到机器信任的转变。

区块链拥有的去中心化、信息难以篡改、可追溯性和匿名性等特征,与会计信息不可篡改、可溯源、信息安全保密等要求有着天然的联系。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会计行业,是否能为会计提供新型的信任机制,使其更好地实现维系利益主体之间信任的基本职能,成为近年来会计界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图从机遇和挑战两方面分析区块链对会计的影响,以期丰富人们对“区块链+会计”的认识,探索区块链与会计行业的深度融合之道。

一、“区块链+会计”的目标

近年来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在区块链与会计行业的开发和应用方面进行了布局。例如,2018年4月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开创了首个全球版块的区块链审计服务;2018年8月我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在深圳落地,作为会计处理程序源头的原始凭证已经上链,区块链在会计行业的深入应用指日可待。可以预期,在不远的将来,“区块链+会计”将深刻改变会计行业的运行规则,使会计更好地实现维系利益主体之间信任的基本职能。

(一)“区块链+会计”将提升会计工作效率

“区块链+会计”将提高账务处理的智能化水平。首先,区块链的应用将打破现有的会计记账模式,从一个主体集中式记账模式到多个主体分布式记账模式,参与记账的各方通过同步协调机制保证多个主体之间数据的一致性,规避了复杂的多方对账过程。

其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能够与企业内外部交易系统建立连接,相关交易事项一旦发生,有关数据就会从外部交易系统自动传入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智能合约可以实现自动审核、自动生成凭证和账簿,从而实现账务处理的智能化。这将节省目前会计信息系统填制和审核电子单据的人工成本,避免重复验证交易事项信息,同时还可以大幅降低人为操作风险。

最后,智能合约的运用能极大提升会计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例如,通过将会计准则或相关业务规则编码成智能合约,许多会计核算和业务处理过程可以实现会计处理流程的自动化;又如,将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获取企业资产的存放地点、折旧毁损情况等信息,采用智能合约对资产的存放地点、折旧磨损等变动情况自动进行相应的产品销售、资产折旧等会计处理。

“区块链+会计”将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高度中心化的结构,中心化的会计信息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系统的运行会带来高额的运营费用,也容易引发财务欺诈等道德风险,从而形成较高的交易成本。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使单个组织和个人可以在统一共识的规则下按分布式的方式提高协作效率,这不仅可以通过减少交易信息中转流程提高账务处理效率,而且可以通过缩减会计信息系统的中间管理层级等方式降低运营费用。共识机制等技术手段的运用还能降低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同时区块链技术支持点对点的数字资产登记和转移,资产转移结算在瞬间自动完成,无需人工验证操作,大幅降低了资金的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从信息交互的角度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网络中各相关区块之间彼此相通,形成一个巨大的链条,只要有相应的密钥,有关人员就可以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完全获取所需信息,有助于降低协调和沟通的成本。

“区块链+会计”将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中心化的会计数据管理模式容易遭受网络恶意攻击,造成数据记录的丢失、恶意修改或隐私被泄露。由于区块链具有分布式记账结构的技术特点,每个节点都保存网络上的所有数据,因而任一节点故障都不会危及整个系统的运作,这使其具有天然的抵御网络攻击的优势,能够解决目前中心化会计信息系统可能存在的单点失效风险。

另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会计信息的传导不再是点对点式,而是点对网式,通过分布于各节点的计算机共同完成数据维护、更新和审查工作,不仅节约了交易费用,而且降低了个体因素和主观判断对会计数据的影响。

(二)“区块链+会计”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区块链以区块为单位存储数据,每一个区块包含前一区块的交易数据,区块之间按照时间顺序和密码学方法构成链式结构,这种环环相扣的数据存储方式应用于会计信息系统将增加会计数据被篡改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会计舞弊动机,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时间戳等技术也能够大幅降低会计错误和财务舞弊发生的概率。

例如,采用工作量证明作为共识机制的区块链中,只有拥有51%的算力才可能重新生成所有区块以篡改数据;又如,区块链中每一个区块均有时间戳,区块之间按照时间顺序组成了链式结构,同一链条上的前后区块通过密钥互相印证,所有记录完成后要全网广播,这使得对会计数据的篡改、删除、虚构等财务舞弊行为在技术上变得更加困难。

现行财务报告是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无法针对不同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财务报告。不同类别的信息使用者需求是不相同的,甚至同一信息使用者在不同时期对信息的需求也可能大不相同,如何提供不同信息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差异性需求是长期以来会计面临的一大难题,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通过与企业内外部交易系统互联互通,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会计信息系统能够自动获取相关交易或事项发生的情况,并将有关交易或事项的数据实时更新到一个共享数据库。数据库中既包括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交易事项,又可纳入诸如人力资源等难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既有定量数据,又有定性数据,每一项资产均采用多种计量属性计价。拥有不同访问权限的信息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提取数据库中相关经济事项的信息,以帮助其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因此,区块链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使得会计能根据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生成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财务报告,实现财务报告从以价值为基础的报告模式转变为以事项为基础的报告模式,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三)“区块链+会计”引发审计变革

区块链能为审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一致且易于审计的数据,通过对被审计对象区块链的数据分析,能够比传统审计流程更快更精确地开展审计工作,并多方面降低审计的验证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首先,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为企业各项有形资产设置独一无二的编码,实现资产的智能化,智能资产的运用使得资产的追踪、检测过程更为便捷,创新了审计盘点方式,减少了审计人员人工盘点的工作量。

其次,区块链的共识机制要求只有多个参与者达成共识才可以修改被审计单位数据,这使得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造假的难度加大,提高了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大幅降低虚假财务信息的验证成本。

最后,区块链的时间戳技术使得被审计单位每一笔交易都有唯一的时间标签,这在加大被审计单位篡改数据难度系数的同时,也为审计工作提供了稳定的、可追溯的审计线索,确保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适当性。

区块链中智能合约技术在审计的应用将提高审计工作的智能化程度,节约审计时间并提高合规管理水平。亦即,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准则和具体审计场景,设计相应的智能合约,构建实时预警系统,区块链系统中的相关验证方将按照智能合约所制定的相关规则,对异常记录进行自动实时的标记和处理,这有助于审计人员尽快发现审计风险点,大幅提升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审计的智能化也使得审计人员从日常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未来审计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系统评价、风险评估、预测分析等更为复杂的工作。

二、“区块链+会计”可能面临的挑战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深入应用,会计行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任何一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是一把双刃剑,“区块链+会计”在促进会计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将面临诸多挑战。

(一)区块链系统稳定性尚未成熟

2016年6月17日,the DAO事件的发生震惊全球。当天,黑客利用the DAO智能合约中split函数的漏洞,在the DAO代币被销毁前,多次转移ETH到子DAO智能合约中,从而导致三百多万个ETH资产被盗取,按照当时ETH交易价格计算,被盗取的ETH资产市值近六千万美元。在对“区块链+会计”行业变革的未来设想中,人们对智能合约提高会计行业智能水平寄予了厚望,然而the DAO事件的发生让人们不得不反思区块链本身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

在对“区块链+会计”应用场景的未来设想中,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内外部交易系统建立连接,自动获取相关数据,实现实时结算,但这种模式必然带来所需处理交易量的大规模增加。然而,当前包括BTC、ETH在内的主流区块链系统在稳定性方面尚未成熟,无法支撑大规模现实商业场景。

首先,从性能上看,区块链上可进行的交易吞吐量不高,交易处理速度缓慢,难以满足将其应用于会计行业场景的高频次业务需求。

其次,从能耗上看,区块链中工作量证明等共识算法能源消耗大、成本高,使得区块链浪费大量全网计算力和财力。2016年摩根士丹利发布的2025年区块链技术预测报告显示,2018年BTC区块链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三倍,一年的用电量相当于阿根廷全国一年的电力需求。这种大量能耗和成本的增加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一大难题。

(二)区块链系统安全面临严峻形势

共识机制存在的51%算力攻击问题、智能合约可能出现的程序漏洞、非对称加密算法存在被破解的可能性以及私钥中心化管理等问题,均使区块链面临平台安全和应用安全的严峻形势。在共识机制方面,使用工作量证明作为共识机制的区块链将面临51%算力攻击问题,即随着算力的逐渐集中或者网络节点之间存在共谋,客观上确实可能出现掌握超过50%算力的组织,而只要掌握了工作量证明51%的算力,区块链数据被篡改的可能性就成立,使得整个区块链网络的去信任条件不复存在。在智能合约方面,智能合约本质是一段计算机程序,存在出现程序漏洞的可能性,从而引发严重安全问题。

例如,震惊全球的the DAO事件就是黑客利用智能合约漏洞盗取区块链上大量ETH资产。此外,程序员在编写智能合约时也难以处理不完全契约问题,即作为有限理性的人不可能预见到未来所有的情况,即便预见到有些情况也没法写进契约里。在密码学算法安全方面,目前区块链的算法只是相对安全,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数学、密码学等学科的融合发展,未来非对称加密算法可能会被破解,这是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潜在安全威胁。

在私钥管理方面,区块链数据不可逆和不可伪造特性的前提是私钥是安全的,私钥一旦丢失,参与者便无法操作其账户上的资产,在实际业务中有时候需要将私钥和参与者的社会身份进行绑定,并由区块链系统运营方代为保管私钥,这就可能引发私钥中心化管理的安全问题。

(三)区块链对链外财务舞弊无能为力

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能够降低会计错误和财务舞弊发生的概率。但区块链节点在运行共识算法时,重点检验的是这类信息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算法规则,例如该交易在数据结构、语法规范性、数字签名等方面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标准,而与预先设定算法规则无关的信息基本不属于区块链共识的范围,这使得区块链无法处理技术运用者道德层面的问题。因此,区块链在会计行业的应用要依存于外部会计环境,外部环境中一些不可信因素必然会被带入到区块链中。

例如,在“区块链+会计”的行业应用场景中,如果企业采用的是私有链,那么企业自然就拥有了对交易确认的100%控制权,也就能够根据需要重写区块链的任何部分;

如果企业采用的是公有链,由于计算成本或验证会计交易所需的会计知识和内部访问权限,现在或潜在的投资者几乎没有动力去验证交易,作为区块链主要维护者的企业仍然可能拥有对区块链超过50%的控制权,从而导致与私有区块链相同的问题。

企业拥有对区块链50%以上的控制权之后,区块链上的会计数据就存在被篡改的可能。如果企业蓄意虚构交易,在交易数据的源头和写入环节不能保证真实准确,那么交易写入区块链内只意味着这些信息全网公开且不可篡改。

会计交易或事项数据已经在区块链上的时候,区块链技术使其具有防篡改性,但是区块链技术无法保证会计交易或事项数据在写入区块链之前或者在离开区块链之后是否被篡改了。而且,虽然区块链上的数据在一些溯源、存证等非闭环的应用场景下是不可篡改的,但区块链上的数据与物理世界物品的“关联关系”无法上链,即区块链可以防止篡改数据,但无法防止篡改映射关系。

(四)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有待完善

2018年8月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基于对15个国家600名高管调查后发现监管的不确定性是企业采用区块链的最主要障碍。

目前我国规范区块链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网络安全法》《刑法》《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还缺乏对区块链进行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的法律法规,而且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也存在相关标准和规范不统一、投融资扶持政策力度有待加强、监管滞后等问题。

同时,在区块链发展过程中,人们重点关注诸如技术标准、性能和效率、可扩展性、安全性等热点问题,而我国目前还没有通用的区块链技术行业评价标准和体系。为了更好地规范和促进区块链的发展,亟需建立区块链技术的第三方评价机制。

此外,区块链在会计行业的深入应用必将给会计监管部门的定位及现有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带来诸多挑战。

例如,会计监管部门如何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中履行监管职责?如何衔接好区块链规则与现有会计法律法规的关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块链技术的跨境应用是必然之路,不可避免地面临境内主体与境外主体直接进行财务数据交互的情形,在出现争议诉诸法律的情况下如何确定管辖权?这些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将对现有的监管理念和法律框架带来巨大的挑战。

(五)行业专业人才相对稀缺

根据2018年12月火币区块链研究院、国研智库等单位联合发布的《全球区块链行业人才报告暨数字经济人才报告》,目前全球数字经济区块链行业人才需求旺盛,人才需求与供给严重失衡,有效人才供给总量较小,仅占需求量的7%;

从整个行业来看,区块链人才无论从规模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行业发展和市场的实际需要。在“区块链+会计”行业的应用前景中,区块链底层系统架构设计人员既要深入理解区块链底层设计原理,具备系统架构设计的经验,又要熟悉企业各项业务流程,掌握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这种既掌握区块链技术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将更为稀缺,可谓“一将难求”。

在区块链人才供给不足的背景下,区块链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尤为关键。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能为行业培养合格人才,推动人才供给增加,然而目前我国在教育培训体系、人才评定标准、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区块链人才培养体系。

例如,在政府政策支持方面,上海、杭州等政府纷纷发布区块链产业人才引进政策,对来本地工作的高端技术人才给予丰厚奖励及各项补贴福利,但在教育培训体系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却处于空白状态;在人才评定标准方面,目前仅有个别机构推出区块链人才认证,行业缺乏统一标准;从高校课程专业培养来看,我国高校的区块链课程培训起步晚,进度慢,还存在师资力量极度匮乏、课程通用性低、缺乏标准化等问题。行之有效的区块链人才培养体系的缺乏必然导致区块链行业人才总量和结构远远不能满足“区块链+会计”行业的市场需求。

三、“区块链+会计”的发展对策

虽然“区块链+会计”将面临重重挑战,但区块链技术仍将以其独有的信任建立机制重构会计行业。为了更好地发挥区块链的技术赋能作用,未来应从技术、监管、人才等方面促进“区块链+会计”的发展。

(一)加强“区块链+会计”核心关键技术研究

为了使区块链技术更好地发挥降低会计信息传输成本和提高会计行业效率等作用,应深入研究把握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加强区块链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区块链+会计”产品开发和集成测试。

例如,根据适用场景的不同,目前区块链常用的共识机制呈现出不同的优缺点。工作量证明机制的优点是算法简单,容易实现,想要破坏区块链系统需要投入极大的成本,其缺点是能耗较高,容易产生分叉等;股权证明机制的优点在于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共识达成的时间,不再需要大量消耗能源挖矿,其缺点是依赖代币且安全性弱。

为提升效率,可以根据会计行业的应用场景需要,在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等方面对各种区块链共识机制进行取舍,也可以研究多种共识机制混合的可行性,即不采用单一共识机制,而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动态配置共识机制,或系统根据当前需要自动选择相符的共识机制。

企业数据隐私安全是会计信息系统的重中之重,应加强区块链安全技术研究,构建安全风险应对机制。

首先,提高“区块链+会计”系统安全风险防范认识。根据区块链技术特点和发展变化,持续跟踪和分析区块链技术在会计行业中应用的潜在风险,增强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其次,根据会计行业的具体应用场景,明确“区块链+会计”平台面临的主要威胁,针对“区块链+会计”平台的关键模块提出安全技术要求,形成“区块链+会计”行业安全标准体系。

最后,深入研究“区块链+会计”平台可能出现的不同类型的潜在安全问题,寻求应对潜在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可以引入系统用户的身份认证、细粒度的访问控制、数据操作安全审计、数据脱敏等隐私保护机制,从机制上防止数据的未授权访问和泄露。

同时,应密切跟踪国际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前沿动向,大力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区块链+会计”创新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建设基础性的“区块链+会计”技术研发平台,降低区块链技术在会计行业中应用落地的难度。

(二)推动“区块链+会计”深度融合

未来区块链与会计的深度融合将能够显著减少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信息价值传输的成本,构建信任机制的新形态。那么,如何推动“区块链+会计”深度融合?

首先,在“区块链+会计”落地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全面梳理企业不同业务场景的会计处理需求,并基于这些需求对现有的区块链进行改造和精简,以应用于实际业务环境;对区块链现有的密码学结构做出适当的修改,以满足不同场景的具体需求。

其次,根据“区块链+会计”融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之策。例如,财务数据上链后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是如何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许可链通过身份认证机制和严格的权限分配体系,为不同访问者开放不同的信息访问权限,能够保证合法或授权个体进入区块链网络,因此,为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区块链+会计”应采用许可链。

又如,为了防范区块链外财务舞弊行为,可以将区块链链内治理和链外治理相结合,通过地址匿名、去信任化环境以及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等技术手段实现链内治理,通过创建诚信记录、重复博弈形成的信任、声誉、非正式的社会资本、社会惩罚以及正式的法律保障达到链外治理的目的。

另外,可以由财政部、证监会等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区块链+会计”试点示范工作,探索在账务处理、财务结算、票据交易、合约管理、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形成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形成一批具有复制性和推广性的典型案例。通过龙头企业或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区块链+会计”的成功案例,树立典型,形成示范效应,促进区块链技术与会计行业深度融合发展。

(三)完善“区块链+会计”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监管环境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丰富和完善与区块链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例如,2019年2月《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颁布实施。为了充分发挥区块链对会计的技术赋能作用,会计行业的主管部门还需起草“区块链+会计”的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提升区块链技术在会计行业应用的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

如何对“区块链+会计”进行适当监管是摆在会计行业监管部门面前的崭新课题。对于“区块链+会计”,监管部门要在激励创新和控制风险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既不能放任自流,导致行业发展缺乏有效监管,也不能监管过度,束缚技术创新活力,可采用包容性监管模式。亦即,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给予行业发展创新空间,促进监管机构和创新主体的良性互动。

例如,对于“区块链+会计”的监管,为平衡好风险防范和金融创新的关系,我国可以借鉴英国首创的“监管沙盒”的监管思维。具体而言,针对现有监管框架内尚需观察的“区块链+会计”模式,按照适度简化的程序,利用真实或模拟的企业环境展开测试,加强会计行业监管部门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并进行相应政策合规辅导,帮助企业全面了解监管规定,避免在合规上“走弯路”。这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安全合规的测试环境以及与监管机构沟通的机会,降低企业的合规成本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监管层更好地了解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及时发现调整不适监管,真正落实适度监管、包容监管。

对于“区块链+会计”的监管还可以通过“以链治链”方式进行,即在区块链监管、治理过程中充分运用区块链技术成果。从表面上看,区块链的匿名性与去中心化的特点,与现有的监管体系存在某种程度的天然冲突,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区块链难以篡改、共享账本、分布式的特性,使得监管部门更易于监管并接入被监管主体的财务数据。通过在区块链中加入具有一定权限的监管节点,监管部门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得全面实时的监管数据。“以链治链”监管之道的实质在于让监管机构也参与到技术中去,通过技术本身实现对技术的监管,最终化解区块链与监管的冲突。

(四)加快建立区块链人才培养体系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区块链人才严重短缺,“区块链+会计”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稀缺,亟须建立区块链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区块链+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区块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需自上而下地整体规划和推进,各地政府应大力从政策层面推动区块链人才体系建设。

一方面,围绕区块链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构建深层次、多渠道的区块链人才立体引进网络,加大对区块链人才的政策优惠力度,例如便利的落户政策、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必要的生活补助等;

另一方面,推动区块链人才教育规划,鼓励更多高校开设区块链课程,推动大型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和高校多方联合建立“区块链+会计”行业人才专项培训基地,加快培养“区块链+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其次,高校应积极推动“区块链+会计”人才的培养。

例如,可以采用诸如会计学院与计算机学院等跨学院联合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既掌握区块链技术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本着多元化与市场化的发展需求,在课程设计上不断丰富完善课程内容。最后,依托各类科技园区和创业创新基地,开展区块链技术在会计行业应用的孵化项目,加速区块链技术在会计行业应用的实施落地。

写在最后

总之,区块链时代已然到来,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区块链以其独有的信任建立机制重构会计行业的可能性,又要避免盲目夸大区块链技术对会计行业的颠覆作用,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区块链技术运用可能引发的对企业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冲击。拥抱区块链技术给会计行业带来的机遇,同时直面挑战,相信区块链在未来会给会计带来更多激动人心的创新。

END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msy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