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制约数字货币成为全球化通用货币的三大瓶颈
牛牛识途  

制约数字货币成为全球化通用货币的三大瓶颈

摘要: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技术正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革命强度可能是互联网革命的十倍百倍。它使我们可以自己个人拥有自己的信息。互联网只是信息交换,而区块链时

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技术正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革命强度可能是互联网革命的十倍百倍。它使我们可以自己个人拥有自己的信息。互联网只是信息交换,而区块链时代有了价值的交换,我们可以产生数据的市场,每个人拥有自己的数据,然后在交换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价值。它完全变革了生产关系,使遥远陌生人(或机器)可以互相信任并协同。

分布式记账技术产生的算法是一种强大的、具有颠覆性的创新。分布式账本,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可以在多个站点、不同地理位置或者多个机构组成的网络里进行分享的资产数据库。在一个网络里的参与者可以获得一个唯一、真实账本的副本。

账本里区块发生任何篡改,牵一发动全身,都会在所有的副本中被反映出来,反应时间会在几分钟甚至是几秒内。在这个账本里存储的资产可以是金融、法律定义上的、实体的或是电子的资产。

在这个账本里存储的资产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是通过公私钥以及签名的使用去控制账本的访问权,从而实现密码学基础上的维护。根据网络中达成共识的规则,账本中的记录可以由一个、一些或者所有参与者共同进行更新。

账本记录网络参与者之间的交易,比如资产或数据的交换。这种共享账本消除了调节不同账本的时间和开支,分布式账本中的每条记录都有一个时间戳和唯一的密码签名,这使得账本成为网络中所有交易的可审计历史记录。

比特币作为新生的数字货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全球化还是有三大绕不开制约因素。一,中心化的稳定币。二,交易的效率问题。三,中心化的交易所。

中心化的稳定币正成为一把悬挂在整个数字货币市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利剑。

作为游离于法定货币与真正数字货币之间的中间体稳定币。正快速蓬勃发展起来。稳定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货币。我们常用的稳定币USDT是Tether增发的用来衡量数字货币的价格尺度的货币,和与数字货币交易的桥梁。

我们长期看好稳定币的发展前景。

稳定币流通量持续增长,USDT(稳定币)已经破圈,从加密资产的交易货币发展为具有跨境汇款、支付结算功能的另类货币。USDT解耦了美元的特权,在保持货币政策制定权不变的前提下,用抗审核的区块链替代了原有的支付网络,消解了资金流转的控制权。从小众的加密领域逐渐走向主流支付。

加密资产价格的极大波动性阻碍了其成为通用的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稳定币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USDT是最早一种由美元储备支撑的稳定币,由Tether Ltd。在2014年在香港发行,保证与美元的一对一转换比率。Tether与美元挂钩,其中100%的基础储备由美元和等值货币组成。公司仅充当USDT的发行人,储备资产的保管人,集成现有区块链钱包和交易所的经理人,以及能够方便用户交易的钱包运营商。

作为代美元,USDT转账和清算效率更高,能够点对点地进行交易,节省银行费用。所有交易记录都在链上记录且不可篡改,虽具有隐私性但也不失有效的监管途径。

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支付方式的升级会加速变革的步伐,消费者和企业的支付灵活度大大提升,基于移动的支付解决方案和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资产转账会成为人们日常的使用方式。在未来的几年中,由于稳定币的出现,我们可能会看到自上而下和市场自发并进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支付创新。

未来每四年一次的比特币减半后的近十倍暴涨行情,会吸引全世界的眼球。吸引众多的投资者参与。必然也会带动稳定币发行量的大量增长。全球债务危机必然发生,每一次的危机必然带来众多的数字货币投资者。必然也会带动稳定币发行量的大量增长。在未来数字货币必然代替法定数字货币。稳定币的全球化通用成为必然。

现在以USDT为代表的稳定币,不受监管,不公开透明,已经长成币圈庞然大物的隐形霸主,无节制的增发滥发,不受控制的影响力终究会被用于操纵币价。

现实一:整个数字货币行业,已经被牢牢绑在USDT这辆战车上。

现实二: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抗拒“键盘上敲一串数字就能直接变成银行存款”的诱惑。

这个两个事实联系起来,让人既唏嘘不已,也令人毛骨悚然。

整个数字货币市场需要另一种去中心化的,价格稳定的,可靠性高的,全球通用的,不受操控的,不受信任危机影响的数字货币。

cf409808d46647b39b0e2bc1cd66ab33

在一项资产成为全球公认的价值储存手段之前,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分别是效用、信任和采用。比特币符合所有的标准,在全球经济陷入困境之际,它可能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储存手段。而支付效率之差逐渐成为阻碍其成为全球通用货币主要原因。

冷静地观察10余年的区块链发展史,本人相信根据积累的事实已经可以作出判断:区块链最初的“电子现金”目标,即零售支付手段的发展路径面临重大危机。

之所以判定“电子现金零售支付”路径的失败,在于支付效率和规模上的空前的效率差距 。

我们知道,BTC被中bencong限定最简单的单笔交易大小必须为250字节,实际发生的交易还会大于这个数值。

即使按250字节计算,由于每个区块大小被中本聪限定最大为1 兆字节(1024千字节), 那么我们就可以算出来,一个区块最多可以容纳4096(即1024000/250) 笔交易。

每个区块比特币网络需要大约10分钟。10分钟这个规定已经让比特币无法成为支付货币了,谁会在超市结账时单单转账就要等10分钟呢。

将比特币的交易处理规模换算到每秒,那么 每秒最多处理6.83笔交易 。对比一下支付宝,其交易处理规模大概是比特币的3.7万倍,这基本上是一个让人绝望的差距。

比特币从发明之初到现在大约一共处理了4亿笔交易,而这个交易量,只不过大约是中国网联1天的交易量而已。

这种差距不仅限于比特币,以太坊EOS或者其它公链都是一样,虽然它们相对比特币在TPS上确实有巨大提升。

然而这是区块链本质所限制的,因为区块链是以“重复重复再重复”来保证系统安全和实现分布式管理的,这是原理上的根本差别,不是用技术手段可以弥补的 。

如果技术提升让区块链的速度提升了1千倍,那么中心化电子超算系统的速度提升可能是1万倍,这个差距,不可能被弥补。

区块链科技的应用又不一定是去中心化。所以不是的,根本上还是效率之差。所有国家都对区块链技术进行过研究和实验,然而最终的选择统统是——在零售和转账支付中,放弃区块链架构。这自然是区块链的一种危机。

我们看到,比特币已经转变成为储值货币和数字黄金的发展方向,而那些坚持比特币“电子现金和支付手段”方向的,例如闪电网络,目下固然困难重重。

很多模仿比特币方向的山寨币,甚至一度成就的主流币,如果没有寻找到新的方向,前景黯淡 。在当下的新创新中,例如Defi中的很多方向,也会大浪淘沙,在大量的淘汰中才会尝试出真正发展出来的龙头项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多数时候残酷的真理,那就是“ 效率至上 ”, 公平不敌效率,安全也不敌效率 ,各种不满于现实的创新,如果在效率上没有突破,那么几乎都会被现实所最终淘汰。所以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问问自己,项目在竞争方向上效率有突破吗?

157caa0e5ac8404491cd110554d1e271

制约数字货币成为全球化通用货币另外一大瓶颈-中心化交易所。交易所是数字货币全球化绕不开的弯。由于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种种弊端,现阶段去中心化交易所还不能完全取代中心化交易所。

在中心化交易所中,用户将数字资产存进交易所,由交易所集中保管和控制。当用户进行交易时,会向交易所提交交易指令,由交易所进行交易撮合,并将成交后结果告知用户。除了充提币以外,整个交易过程全部是在交易所的服务器中完成,与区块链没有交互。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资金在用户钱包地址或者交易智能合约中,由用户完全控制。用户发起交易时,交易所执行智能合约来完成交易,资产划转在链上完成。交易记录链上可查,公开透明。

从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除充提币以外,目前中心化交易所是不需要区块链技术的,所有交易都是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完成的。而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基于智能合约(例如以太坊智能合约)建立的,具有区块链的基本特性。

目前,中心化交易所仍然是主流。但是,中心化交易所存在的弊端也很明显,(1)安全风险。中心化交易所承担了托管银行的角色,庞大用户群的数字货币都处于交易所的实际控制下,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2)中心化交易所在交易中实际居于主导地位,交易所具有坐庄、操纵市场的能力。(3)每个交易所开通的交易对数量有限,交易所和数字货币都是数量众多,不同交易所开通的交易对不同,针对不同的数字货币、不同的交易对,用户需要在不同交易所之间切换,拉长了交易流程,增加了交易成本。

当下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存在的最大缺点是什么? 

  想知道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怎么盈利,毕竟手续费占很大一部分,如果是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每次交易都需要转账,币圈的转账也不算太快,需要几个节点确认,拥堵的时候就更严重了,GAS费用也会被提高,交易平台赚什么,提高手续费?用户会牺牲更多的利益来用吗?如果速度慢了,体验也不会太好。期待社长明天的文章……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难题在如何实现跨链交换以及交易手续费过高问题。目前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就二类,一类用网关托管,没解决资产去中心化,如bts,waves等,手续费解决了,只解决撮合去中心化,资产还是网关托管。第二类基于eth的,也没解决跨链币种交易问题,只能交易eth代币,且手续费高。

我觉得,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之路很长,真正全部去中心化会很难,时间也会很长,一个ETH的TPS都这么难解决,何况有有这么牛的技术。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得要多少TPS支持,所有交易数据和资产数据上链,可不是玩的。TPS要求,数据存储要求,都是目前无法承受的。技术上可以退而求其次,估计走BTS和WAVES这种方式比较容易实现;先撮合去中心化,资产用传统方式解决,用保证金监管和保险保障机制。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交易手续费问题,也可以减少TPS要求,因为只有交易数据上链,交易资产不上链;但关键一定要能保证资产安全(保证金+保险+监管),因为资产上链也只是解决了一个资产安全的问题。

尽管DEX的收入比CEX的收入要小很多,但它们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开放,无需许可和透明。世界上任何能链入互联网的人都可以作为交易者或流动性提供者来访问Uniswap或Kyber。也不需要KYC。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可以知道它们的收入(每15秒更新一次),并了解交易引擎下发生的事情。在这一点上,由于多年来不断修改白皮书,几乎不可能有人知道币安的收入。

而Uniswap的预期收入呢?498万美元。Kyber的呢? 228万美元。

这就是开放,无需许可的流动性协议的好处。任何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任何人都可以轻松退出。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心化交易所选择采用无需许可的流动性协议以便利其交易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开销,我们甚至可能会看到人们开始认同Protocol Sink(注:Protocol Sink意为具有自动清算保证的合约协议比如DeFi协议,越来越成为社会基础)观点。

虽然我们在DEX和DeFi大规模落地方面刚刚开始,但前途很光明。

baec8133165842029845b0927a58e0fb

本人认为,去中心化的稳定币,和快速高效可靠的去中心化的交易所是一个超级入口,打造一个全球用户进入数字金融时代的新入口。

只有这样,他才能轻易地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新商业模式。

当初微信集成支付功能后,就顺利打通了面向所有金融行业的入口,从而让微信可以进入借贷、保险、资产管理等各种金融业务。

DEFI的玩法,技术不是问题,其实不难复制,未来一定有多个类似的区块链系统彼此竞争。

但最终胜出的,一定是规模最大、最自由开放、生态最完备、交易费用最低的平台。

一旦如此,在一个不会太长的时间跨度上,传统金融体系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无论是投资者又或是从业者,算不上好消息。

我们应该多一些开放的眼光来认知这个复杂、快速迭代的现代社会。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