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NFT > 艺术为乡村建设展开美好新图景

艺术为乡村建设展开美好新图景

摘要:艺术为乡村建设展开美好新图景

因疫情延期一年的日本第八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Echigo-Tsumari Art Triennale,简称ETAT)于近期顺利开幕。本届ETAT将贯穿春夏秋三个季度,期间呈现不同活动及展览内容,来自38个国家及地区共263位艺术家参展,参展作品数量超过300件,包括预发行作品在内的新作品有123件。

适逢本届大地艺术祭开幕,讲述“光之隧道”设计全程的同名书籍《光之隧道》(Tunnel of Light)分别以国际版、中文版正式于全球发行。“光之隧道”为2018年由中国艺术家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以下简称MAD),受邀参加第七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新书《光之隧道》为马岩松编著,中文版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国际版由株式会社现代企划室出版;国际知名艺术策展人北川富朗作序,知名建筑评论人方振宁题跋。

image

《光之隧道》(Tunnel of Light)国际版(左)、中文版(右)现已发行

《光之隧道》一书展现了这件艺术品的设计背景、理念、建造实录、幕后花絮和纪实性访谈,收录了120余幅珍贵图像,包括“光之隧道”的手稿、最初效果图、具体图纸、施工现场等;同时,全书还展示了“光之隧道”如何通过艺术令清津峡“重生”,为越后妻有地区注入新的活力。

艺术为何能激活乡村?

近年来,像“光之隧道”这样利用艺术资源激活乡村及社区,吸引人流并振兴经济的鲜活案例愈发常见。自MAD于2018年将清津峡隧道改造成富有艺术色彩的“光之隧道”,该艺术创作就为提振当地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方面,清津峡隧道的观光人数从2016年的5万9千人次提升到了改造完成当年(2018年)的18万3千人次。2019年,观光人数进一步提升到30多万,并在同年社交网络评选出的夏日最佳游览地排名中位列第一。另一方面,重新繁盛的观光业也让远离故土的年轻人开始陆续回流,改善了该地区的严重老龄化问题。

image

光之隧道“镜池”,清津峡隧道第四观景台©Osamu Nakamura

image

光之隧道,清津峡隧道第三观景台©Nacasa & Partners Inc.

美国全国州长协会(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NGA)发布的一份关于通过艺术和创意部门实现乡村振兴的报告及行动指南指出,艺术是乡村综合发展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以创意资源特别是艺术和文化资产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可以帮助振兴乡村及社区发展,带来积极的经济和生活质量成果。

该行动指南基于美国各州以艺术为基础的乡村发展实践成果,揭示了艺术和文化如何成为乡村活力的核心。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主席Mary Anne Carter对此表示,“创意场所营造(creative placemaking)为乡村社区打开经济大门”,这也意味着通过利用艺术文化资源,可以增加经济机会、创造就业机会、留住年轻人,并保持甚至提高乡村社区及未开发地区的生活品质。

以美国爱荷华州乡村小城埃尔卡德(Elkader)为例,其打造的“小巷艺术”(Art in the Alley)项目包括通过壁画装饰为旧建筑焕新,并引入一个名为“The Collective”的创意实体空间,将埃尔卡德营造为一个充满艺术和文化机会的创意场所,既吸引当地居民和游客,也为当地社区引入多样化的劳动力和活动,进而推动旅游业并促进经济增长。

image

埃尔卡德的“小巷艺术”项目中利用壁画装饰为旧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图片来源:Lowa Culture

“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多爱荷华州人在努力让其社区更富有创造力,”爱荷华州艺术委员会管理员David Schmitz表示,“因为艺术和文化在很多方面帮助社区发展和振兴。”当地领导人还表示,创意场所营造对于当地吸引和留住技术人才(特别是年轻一代)也越来越重要。

在中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与实施,“艺术乡建”也成为当前我国乡村建设中的一股主要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汪欣去年发表的《让“艺术”成为乡村建设的新型资源》一文中提到,当前的艺术乡村建设,即艺术家以艺术形式介入到乡村建设,让“艺术家”成为乡村建设的规划者和实施者,并将“艺术”作为新兴资源融入到乡村建设。

正如汪欣所言,艺术建乡的目标是以艺术激活乡村文化、推动村落复兴、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索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而近十多年来,从2008年山西的“许村计划”到2016年广东的“青田计划”和2018年浙江的“松阳故事”,艺术的力量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image

成立于2011年的许村国际艺术公社,同年也创立了首届“中国·和顺许村国际艺术节”,该艺术节每两年举办一次,吸引国内外艺术家前往驻村创作图片来源:@镜观天下 /美篇

这不仅体现在为当地带来物质财富,如吸引游客以带动旅游业刺激当地经济,或刺激推动新融资的引入解决村落建筑修复改造的经济问题等,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精神财富,即对当地村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积极影响,对当地“传统”的有机转化,以及对乡村建设中包括人文和自然生态在内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因地制宜的艺术乡建形成新文化景观

中国首部聚焦乡土领域的非虚构杂志书《崖边2:艺术里的村庄》(以下简称《崖边2》)在去年12月发行,由一直关注城市化浪潮下中国乡村变化的知名非虚构作家阎海军担任主编。该书从全国范围内选择了六个典型的艺术乡建村庄,并透过各自实践者即六位艺术家的自述和访谈,呈现了他们通过艺术展演、古建筑改造、民艺开发、美育建设等不同的艺术介入乡村模式,以实践成果表明艺术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创新性。

image

《崖边2:艺术里的村庄》,由阎海军主编,温铁军、韩少功担任顾问,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发行图片来源:广西师大出版社

北京宋庄通过艺术聚集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摇篮地,贵州洪江村经艺术“点化”从废墟摇身一变为“网红村”,厦门小渔村后田则在艺术探索人与土地的情感关联中开辟了行动剧场,从《崖边2》的实践案例可知,艺术乡建不仅仅在思考艺术怎样赋予乡村振兴的力量,也是在探索乡村如何成为艺术创作的理想“画布”,换言之即是乡村与艺术的有机融合,通过结合乡村自身的特色来进行艺术介入。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艺术的独特价值在乡村大地的焕发,将是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崭新方向。而在艺术乡建的实践中,既要深入思考和研究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把握,以当地传统文化、技艺和自然风貌等资源优势为基础,并对其进行发掘、梳理与利用,以及当代语境下的全新演绎,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因势造型,深度挖掘乡村与艺术的内在潜质,在艺术建设中凸显地域性和创新性,形成乡村新的文化景观。

image

image

洪江村如今被称为贵州大山里的“国际艺术村”图片来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范迪安还提到,乡村建设“既要葆有绿水青山,也要营造艺术人文环境,在乡镇一级开展艺术节就是一种很好的探索”。对此,“光之隧道”的诞生地——日本的越后妻有正是被反复提及的典型案例,而MAD创作的“光之隧道”就是该地区“艺术激活乡村”的成功产物之一。

越后妻有是日本少有的大雪地带,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但因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导致该地区人口特别是年轻人日渐流失,老龄化严重且经济不断衰退。1996年,素有“大地艺术祭之父”的国际策展人北川富朗开始深入研究越后妻有地区,并于2000年发起首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自此,每三年一度的艺术祭每届都会留下优秀的作品,成为当地环境的一部分,形成一系列地标从而拉动观光,提振经济。

image

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于2003年第二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中创作的作品“妻有花开(译)”(Tsumari in Bloom)已成为著名“地标”之一 © Osamu Nakamura

image

日本艺术家Chiyoko Todaka于2006年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中创作的陶瓷艺术装置“Yamanaka Zutsumi-Spiral Works” © Hisao Ogose

越后妻有片区内的清津峡作为曾经辉煌的“日本三大峡谷”之一,曾因为落石事件被封闭了登山的道路,后由当地政府于1996年修建了清津峡隧道以供通行。2018年,北川富朗邀请中国艺术家马岩松参加2018年第七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马岩松带领MAD对清津峡隧道进行改造,诞生了“光之隧道”让清津峡重获辉煌。

马岩松和MAD对清津峡隧道的艺术化改造很好地表达了范迪安所说的“在艺术建设中凸显地域性和创新性”。清津峡隧道全长750米,拥有四个观景台,MAD巧妙地对每个观景台进行不同的设计,将艺术与当地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例如MAD选择把第一观景台原样保留,不作任何改造,让人们得以窥见清津峡观景台的原貌,但同时第二和第三观景台则注入艺术创意,配合空间设计和灯光变幻为游客营造独特的感官体验。

image

在2022年第八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MAD对光之隧道“泡泡”(第二观景台)所在的空间进行改造,新作名为“FLOW”,全新设计为到访者创造出一个充满动感和力量的沉浸式空间体验©Osamu Nakamura

位于第四观景台的光之隧道“镜池”更是完美体现了基于当代语境下的全新演绎。该观景台是唯一一处正对着峡谷的地方,MAD将地面设计成浅浅的水盘,观景台墙壁铺设了半透明的不锈钢板,可将外面的山水天空反射到隧道内部。MAD在此处将光、风、温泉和溪水,反射和色彩融入设计之中,做到了“因地制宜,因势造型”。

“光之隧道”的成功有赖于MAD对其的设计更新,也得益于当地相关部门将艺术与当地文化有机推广。2019年,在“光之隧道”获选成为夏日最佳游览地之际,日本文部省推出了《日本之博》全球宣传片,将“光之隧道”与其他四个传统艺术一起亮相,为日本文化代言。

image

光之隧道“镜池”,清津峡隧道第四观景台©Nacasa & Partners Inc.激发乡村社会自我更新和发展的能力

汪欣认为,乡村振兴重在创造乡村再生机制,而通过艺术激发乡村也是在提升乡村社会自我更新与发展的能力。他表示,艺术乡建在地方文化重建和文化生态修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是MAD所打造的“光之隧道”之于清津峡,还是如“青田计划”——在知名当代艺术家渠岩的艺术兴建实践中,既修复当地老宅等村落环境,还引入民俗活动、文化论坛、艺术展、演出等多样化艺术介入方式带动文旅建设,引用汪欣的说法,这些都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解读和对历史遗存的修复,使当地人对本土文化有了新的认知,并重拾对故乡的情感记忆,增强了当地人的文化自信和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以艺术为驱动力,艺术乡建重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既包括对当地自然生态的有机维护,对当地乡土民俗的尊重与传承,还包括发掘让乡村实现自力更生的特色文旅产业。

以乡村壁画艺术为例,当前,绘画是艺术介入乡村最常见也是最经济的艺术形式之一。在美国堪萨斯州(Kansas)内各处乡村地区,壁画已经成为艺术激活乡村的一种主流形式,并通过壁画艺术为当地带来积极的经济效益。游客会因为壁画慕名而来,从而推动当地旅游经济,而当地居民也因此受益并激发了自豪感,以此希望长久地维护当地社区的生活品质,这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image

澳大利亚艺术家Guido Van Helten为美国堪萨斯州萨利纳(Salina)小镇中的一处谷物升运器创作的360度壁画作品图片来源:David Condos / Kansas News Service

image

美国堪萨斯州海斯(Hays)小镇的当地艺术家Matt Miller拿着新创作的壁画作品的缩小版图片来源:David Condos / Kansas News Service

根据堪萨斯州当地的公共广播电台HPPR介绍,堪萨斯州乡村的壁画艺术至少可以追溯至100年前,当时可口可乐等公司就委托艺术家们在砖墙上手绘壁画广告,令砖墙壁画成为当地的一个文化特色。而堪萨斯州当地也正在借着这一“传统”,在州内更多乡村小镇开辟壁画艺术之路。

同样是壁画艺术,今年3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盐泉岛(Salt Spring Island)宣布于Ganges村启动壁画旅游项目以刺激游客流量的增加。壁画艺术装置将放置于村中四处景点之中,并作为新的公共艺术徒步之旅的亮点。

“盐泉岛因其充满活力的艺术场景而闻名,是许多艺术组织、画廊和工作室之旅的所在地。同时这里也是吸引来自加拿大各地艺术家前往参加的一个重要国家艺术竞赛的所在地,”来自盐泉岛商会的Inga Michelson表示,“而Ganges的壁画徒步旅行项目将促进现有文化遗产之间更紧密的联系。”

image

image

盐泉岛公共图书馆曾发起土著壁画(Indigenous Mural)项目,以艺术发扬Ganges村的土著文化,吸引了众多土著艺术家积极参与图片来源:Salt Spring Island Public Library

数字化艺术趋势也积极推动了乡村“艺术效益”的发酵。Akumal是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一个小村庄,碍于其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大多数政府资助和发展项目都未能落入此地,导致当地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直到2018年,当地一商户发起了Akumal艺术节,旨在通过艺术振兴村庄,让村庄成为一个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其中,壁画就是艺术家们每年参加该艺术节的主要创作形式。

今年4月,多年来赞助Akumal艺术节的街头艺术在线平台Third Rail Art为Akumal当地推出了一个名为“NFT-4-GOOD”的NFT数字艺术系列,选取今年1月该艺术节期间绘制的18幅壁画,将其转换成NFT动态数字版本并进行出售,所得收入的85%捐给Akumal文化基金会,用于组织未来的Akumal艺术节,并资助Akumal当地开发其他文旅项目。

image

2022 Akumal艺术节中壁画艺术家DEPSONE的壁画作品,该作品被纳入NFT-4-GOOD系列推出NFT动态数字版本图片来源:Third Rail Art

image

伦敦街头艺术家、壁画家Jim Vision于2022 Akumal艺术节为当地社区卫生中心外墙创作的壁画作品,该作品被纳入NFT-4-GOOD系列推出NFT动态数字版本图片来源:Third Rail Art

Akumal艺术节创始人Jennifer Smith表示,在2018年艺术节创立之前,Akumal就像一个被遗弃的“无人区”,是壁画艺术推动当地的整体发展,让Akumal得到亟需的改革。如今,得益于NFT艺术的助力,当地已形成的“壁画效益”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可持续开发。

“数以百计的国际艺术家参与其中,为发展当地艺术活动筹集资金,”而在Jennifer Smith看来,最重要的是艺术激活乡村所带来的积极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Akumal及当地居民所面临的问题。”

题图来源:日本艺术家Akiko Utsumi 于2006年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中创作的作品“For Lots of Lost Windows”©T. Kuratani 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官方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Tags: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msy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