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年内已有15地“监管沙箱”公示金融服务类应用占主流
证券日报网   

年内已有15地“监管沙箱”公示金融服务类应用占主流

摘要:2022年以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截至5月31日,已有15个地区公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项目情况,其中多地首批“监管沙箱”项目“入箱”。

    2022年以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5月31日,已有15个地区公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项目情况,其中多地首批“监管沙箱”项目“入箱”。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发展趋势呈现数据、技术与场景一体化,从银行科技到保险资管科技全面铺开,逐步建成中国金融科技创新标准体系,同时公示项目也呈现降本增效、服务实体经济等特点。”

    多地公示首批项目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也称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旨在引导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运用新兴技术驱动金融创新、赋能金融提质增效,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目前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正不断扩容。仅以2022年为统计样本来看,截至5月31日,已有北京市、湖北省、河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等15个地区公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情况,其中多地首次公示“监管沙箱”项目。比如,天津市公示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雇主责任险保险经纪服务”;江西省公示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农业产业链融资服务”及“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银税贷服务”项目等等。

    在具体应用场景方面,综合来看农村金融及绿色金融类应用项目出现频次较高。比如,“基于区块链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服务”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农业生产托管信贷服务”项目、“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助农贷款服务”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乡村客运信贷服务”项目以及“基于‘碳账本’的个人金融服务”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绿色金融服务”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绿色信贷服务”项目等。

    从申报机构来看,银行的参与度最高,超过九成。且从2022年公示的“监管沙箱”项目类型来看,均为金融服务类应用。

    对于今年以来试点应用项目情况,江苏苏宁银行金融科技高级研究员孙扬对《证券日报》记者评价道,“相比2021年,2022年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明显向农村金融、绿色信贷、消费者权益保护倾斜。”

    项目后续“出箱”引关注

    事实上,自2019年12月底北京开启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后,中国版“监管沙箱”的进程不断加速。虽然各地区正稳步推进“监管沙箱”项目,但相较于项目的前期“入箱”,目前业界普遍关注后续项目的“出箱”情况。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多个地区的创新应用项目通过测试顺利“出箱”。比如,“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园区综合金融服务”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绿色信贷服务”项目等等。

    “预计未来‘监管沙箱’项目的‘出箱’将会逐渐成为常态。”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接下来,“监管沙箱”作为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工具将会体现出独特的优势,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探索前行的方向。

    车宁总结认为,回顾2022年前5个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的正在进一步扩围。从参与的机构类别来看,银行机构仍是主要申报机构;从业务种类来看,前沿技术正在向绿色金融、农村金融等领域倾斜;从应用类型来看,金融服务类应用占主流,从账户服务到支付再到信贷,新兴技术在风控等关键领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总结道,从2022年前5个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来看正呈现三方面特点:一是相较于往年,更多地区的创新应用完成登记,表明科技赋能金融的成果进入成熟落地阶段;二是持续扩容,通过试点地区范围的扩大、试点项目数量增长、试点批次的更新等来扩大金融科技“监管沙箱”试点范围,能够鼓励更多企业主体参与到守正创新的工作中去;三是应用项目紧贴政策,更关注金融服务以及服务实体经济领域。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msy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