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天津印发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天津印发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摘要:开展协同化、智能化、绿色化设计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搭建一批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智能化、无损化、快速化检测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增强检验检测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发展质量。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影视、出版、文娱、新媒体等行业应用示范,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

日前,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天津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天津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第一章全面开启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新征程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为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国家重大科技设施和创新平台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基本形成,海河实验室布局初见成效。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和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科技赋能产业创新的效果更加明显。

  ——创新体系效能整体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群体实现量质双提升。高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更加显著。创新创业体系、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日益完善。

  ——京津冀协同创新和区域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中国信创谷”、“细胞谷”、“生物制造谷”等一批创新聚集区和标志区初步形成。科技对外开放合作层次不断提升,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科技创新生态更加优化。高层次科技人才聚集效应明显,人才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在重点领域形成一批攻坚克难的高水平人才团队。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科技项目、基地、人才、资金等资源配置更加科学高效,科研学风作风更加优良,全民科学文化素养明显提升。

  表1 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 2020年 2025年
1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2 3.3
2 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比重(%) 5 8
3 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人年) 103 110
4 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件) 9.8 16
5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家) 7420 11600
6 全市技术市场交易额(亿元) 1113 1600
7 公民科学素养达标率(%) 16.58 23
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 1.13 1.35
9 累计认定科技领军(培育)企业数量(家) 216 300
10 市级以上大学科技园数量(家) 1 8
11 外国高端和专业人才来华工作人数与就业人员比例(%) 0.08 0.08

  第二章聚焦重点研发领域方向

  积极部署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

  (一)重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

  1。信息技术。重点探索网络空间安全理论体系与新技术,复杂网络化智能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理论、设计与优化,下一代工业控制系统体系,新型显示与人机交互系统、拓扑量子计算、云计算、工业物联网、智慧城市的关键技术等研究。

  2。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重点探索精准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与核心理论,跨媒体智能、群体智能、人机增强智能等理论和算法,认知计算、边缘计算芯片、智能核心算法等关键共性技术等方向。

  3。生命科学和医学。重点探索工程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及先进分析生物技术,细胞治疗、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分子药物等方向。支持面向重大疾病、慢性病和流行病防控预警与诊疗的关键技术以及现代中医药理论和制剂等研究。

  4。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微纳能源、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以及能源领域的新催化剂研究。探索新结构材料、复合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材料、极端条件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手性材料等方向。

  5。智能制造技术。大力发展智能装备性能稳定性机理、人—机交互与协同控制原理、智能化加工过程自律控制、不确定信息分析与精确预测、基于局部几何场与全局物理场的CAD—CAE—CAM耦合制造方法等理论与技术研发。

  6。地球科学。大力发展地震精准预测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海洋科学与技术及可持续发展、大气污染过程与成因、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多维影响、“一带一路”地区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研究。

  (二)推动交叉学科融合创新

  1。应用数学与交叉研究。重点探索随机分析、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的数学理论,科学与工程计算理论,计算机数学与密码学,DNA存储技术,网络与信息科学与安全中的数学理论与方法。

  2。合成化学与交叉研究。大力发展功能导向新物质的前沿理论与方法、分子机器、绿色合成、仿生合成、结构多样性合成、超高效手性催化剂和跨尺度手性合成、精准合成及功能调控、生物质转化等研究。

  3。物态调控与原子分子物理。大力发展物态调控,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时空多维度极端条件下新物理、新现象、新型光源,光学新材料与新器件,量子光学和冷原子分子物理等研究。

  着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1。人工智能。研究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自主系统、决策智能、类脑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

  2。集成电路。研究CPU、GPU、传感器等设计及开发技术。突破高性能通用计算芯片技术、专用领域加速计算芯片技术、硬件安全与可信计算技术等;研究特色工艺和封测技术,突破自主IP核等技术产品。

  3。基础软件。研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软件技术,强化与基于国产处理器整机的适配。突破面向“云大物移智”的支撑软件技术,面向重点领域研发工业软件以及嵌入式系统核心技术,发展多样异构系统中间件技术。

  4。先进计算。研究超级计算机、高通量计算机、异构及可重构计算、拟态计算、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推动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融合,建设人、机、物互通和智能应用为一体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5。先进通信。研究网络通信、光通信、移动通信等技术,重点支持5G、WiFi6、6G、百千GE级交换机等新一代通信技术攻关,加强物联网相关技术研究。

  6。网络安全。研究内生安全、信息安全与互联网服务、网银数据安全、IDC及数据安全、访问控制、网络安全可视分析等技术。研究面向网络基础设施设备、工业系统控制终端等的安全体系架构。

  7。区块链。研究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统等区块链技术,构建自主的区块链底层系统,面向物流、金融、数字货币、智慧政务、共享经济等场景开展应用示范。

  8。量子信息。研究量子计算理论、量子纠错、量子计算系统、量子智能、量子通信等技术。

  (二)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

  1。创新药物。加强针对恶性肿瘤、重大慢性疾病、新冠肺炎等急性传染病防治药物、新型疫苗的新靶点发现及验证、药物精准设计,以及肿瘤免疫疗法、核酸药物、抗体药物等创新药物前沿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特异性诊断试剂、治疗性疫苗的研制开发。大力发展新药、新抗体早期快速筛选、虚拟评价技术的研制与应用,进口替代、临床急需的首仿药、罕见病药物及儿童药的开发。推进新型DDS关键技术的研制,创新药物临床研究以及再评价研究。

  2。中药。加快构建中药新药创制关键技术体系,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组分中药创制平台建设和技术创新,加快处方筛选优化和新药转化,加强中药制药全过程智能控制技术平台和关键装备研制,推动全流程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推动经典方药、院制剂和组分筛选等途径中药新药发现,持续推进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道地药材道地性研究和濒危贵重药材替代研究。加强中药饮片质量提升和保障技术研究,完善全流程追溯体系。

  3。医疗器械与智能医疗。围绕临床需求,着力发展移动式医学影像设备、智能感知交互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学辅助诊断等高端医学设备关键技术和产品。发展微流控芯片、单分子检测、新型医用质谱、自动化核酸检测等智能化体外快速检测技术和产品。发展生物3D打印、(适于不同人群)心血管植入物、中枢神经修复材料、持久型人工器官等生物医用材料关键技术和产品,重点推进可穿戴生理指标监测产品、康复机器人等监测康复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慢病管理互联网+”模式。鼓励医工结合。

  4。合成生物技术。重点发展新一代DNA合成、基因编辑、蛋白质元件人工设计、基因线路设计、数字细胞建模与模拟、底盘细胞设计优化、人工基因组合成与组装等技术研究。设计构建高值化合物、天然产物等的生物合成途径,重点支持基于合成生物技术的生物传感与环境修复、二氧化碳生物利用、重大疾病诊断治疗、DNA信息存储等技术开发。

  5。细胞及基因治疗。推动以细胞和基因编辑为基础的生物治疗相关产品的研发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研究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细胞全链条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加快突破新一代基因编辑、CAR—T等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探索开展干细胞、免疫细胞和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

  6。生物制造。发展基于菌种计算设计、菌种自动化创建、超高通量筛选、高通量评价诊断、智能发酵、人工多酶催化等底层共性技术,发展新一代工业底盘菌种。围绕工业发酵菌种、医药化学品、未来食品、生物基材料、生物化工、秸秆生物转化等产业关键技术推动工业应用。

  7。生物安全。支持生物威胁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检测溯源、预防控制、应急处置等生物安全相关技术研究。

  (三)装备制造

  1。工业机器人。深入推进工业机器人高性能减速器、先进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工业机器人本体研发、生产和集成应用,面向性能提升的功能与工艺软件,基于5G、人工智能、智能感知、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新一代智能工业机器人等技术研究及产品应用。

  2。智能终端。加快发展智能养老服务终端、智能医疗康复装备、非传统应用场景特种机器人、激光精密加工设备、先进制造自动化生产线等技术及产品应用,突破高端CPU制造装备技术。

  3。先进轨道交通。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富水地区新型建设技术及核心设备、先进轨道交通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智能综合监控平台技术、智能维修维护装备及技术、先进轨道交通供电安全与控制技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地铁核心装备及技术等研究及产品应用。

  4。海洋工程装备。深入推进海洋功能模块建造技术、海上自补偿稳定平台装备与技术、海上风电高效制造和安装技术、高端船舶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及修理改装技术等研究与应用。加快突破深水水下采油特种装备及集成技术、深海探矿、极地油气开发等关键核心技术。

  5。高端数控机床。加快发展数控齿轮加工机床、数控复合磨床、蒙皮拉形成套装备、液压伺服驱动全数控压力机系统及自动化生产线、高精度伺服电主轴等装备技术研究及应用。突破面向高端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研发、工艺及产业化技术。

  6。高端仪器仪表。加快发展新一代智能传感器、新型工业传感器,面向智能制造需求的现场智能仪器,高精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及仪器等研发及应用。突破面向高端仪器仪表的通用关键部件开发、仪器智能化与信息化开发、数据共享平台等关键核心技术。

  7。工业软件。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智能工厂技术与系统、产业协同技术与平台等工业软件产品研发及应用,强化安全可靠程度和综合集成应用能力,推动工业技术软件化,深入推进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四)新能源

  1。氢能。研发高效低成本电解制氢、综合供能燃料电池、副产氢高纯化及应用、规模化氢能储存与快速输配技术装备,研究氢能“制—储—运—加”规模化集成技术。

  2。光伏。研发新结构和新材料的高效晶硅电池、钙钛矿及其叠层电池和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制备技术及核心装备,新型光伏材料与器件,先进光伏变换器;研究高效叠瓦及双面组件技术。

  3。风电。研发大功率风电机组及主控系统、叶片、齿轮箱等核心部件,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及核心部件;研究大功率风电机组系统设计、工程和智慧运维技术。

  4。储能。研发新型正负极等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研究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规模化的先进储能技术,研究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储能电池容量衰退关键影响因素和寿命预测技术,研究数字智能化储能系统监测与控制技术。

  5。综合能源利用。研究分布式和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并网主动支撑、智能配电网高效运行、智能微电网高效集成、多元用户供需互动、能源互联网数字化支撑等技术和装备。

  (五)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车

  1。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高性能高安全动力电池及控制系统、新体系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绿色高效回收及梯次利用技术,燃料电池及其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高效驱动电机、自动变速箱、燃料电池发动机等驱动系统技术,研发整车轻量化、控制、集成、测试评估与试验验证等技术及装备。

  2。智能网联车技术。研究汽车雷达、摄像头、红外夜视、人机交互等融合感知技术,高精度定位导航、高精度地图等定位导航技术,高阶次智能驾驶、辅助驾驶等决策控制技术,研发车辆与外界、车路协同等车网融合技术,车载芯片、操作系统、信息安全等车载计算平台技术。

  (六)新材料

  1。战略性电子材料。研究高纯制备、微缺陷控制等技术,开展满足先进制程的大尺寸硅单晶、宽禁带和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芯片封装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电子特气、光刻胶、金属靶材等研究。

  2。结构与复合材料。研究轻量化、强韧化技术以及强度、韧性、耐腐蚀等性能协同提升技术。研究高端碳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性能铝/镁/钛材料、钨钼材料、高强度钢、高温合金、高端焊材等技术。

  3。功能与智能材料。研究功能材料的跨尺度调控与性能复合技术,推动光功能晶体、超导材料、特种光纤、稀土永磁/光功能/催化材料、纳米材料等技术。研究自清洁材料、阻燃材料等智能材料。

  4。石油与化工材料。推动石油化工产业绿色化、精细化发展,研究特种工程塑料、高端催化剂、特种环氧树脂、高端润滑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亚胺、抗氧化剂、光引发剂、有机硅、有机氟等技术。

  5。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高通量材料光谱表征新装备、材料高通量制备的成分与组织结构控制方法、高通量计算方法及软件平台、计算与实验数据关联分析等技术,开展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示范应用。

  (七)航空航天

  1。无人机与直升机。研究无人机结构、动力、集群控制、实验测试等关键技术,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无人机设计、制造、应用技术的融合研究。

  2。民用航空及配套。研究轻型航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特种航空材料等技术,推动更多大飞机总体及零部件的关键技术研发和生产在津布局,超前部署民航配套技术。

  3。航天技术及应用。围绕国家航天重大项目,推动航天器机构设计、仿真测试技术、光电材料、特种芯片、国产适配软件等研发。发展空间科学新方法、新技术,提升探索、利用空间能力。

  (八)现代服务业

  开展协同化、智能化、绿色化设计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搭建一批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智能化、无损化、快速化检测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增强检验检测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发展质量。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影视、出版、文娱、新媒体等行业应用示范,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

  推动民生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

  (一)现代农业

  1。现代种业。重点发展小站稻、蔬菜、畜禽、水产等领域生物育种技术、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优异种质基因挖掘等基础性和公益性技术,加强新品种选育及改良技术,推进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

  2。农产品精深加工及保鲜。重点发展农产品及食品的精深加工新工艺新技术、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监控技术、功能性食品加工技术、均衡营养与个性化营养新型食品加工、食品加工机械装备、贮藏保鲜及冷链物流等技术研发。

  3。食品安全。重点发展食品加工过程安全监测与控制技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以简洁化智能化数字化为特征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高通量高精准定量检测技术、非定向检测技术、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溯源与安全控制技术。

  4。农业生物制造。创新农业生物学研究新技术新方法,重点发展生物兽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基因工程疫苗、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基材料等农业生物制品研发。

  5。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重点发展农业智能化生产、智能农机装备、农业作业机器人、智能化LED植物照明工厂、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技术,推动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发展。

  6。绿色节水节能生态农业。重点发展农业节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绿色宜居村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

  7。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推动“星创天地”双创平台、农业科技园区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着重推动集成示范应用。

  (二)资源与环境

  1。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发展区域雾霾和光化学烟雾防治、业务化大气复合污染多模式集合预报与预警综合分析平台技术、重点污染源和高污染行业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与全过程控制耦合技术,精准实施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及工程示范。

  2。水污染防治领域。重点发展水体污染源动态识别与污染模拟分析、河道底泥清淤与淤泥处理处置、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生态功能恢复、智慧水务等关键技术,集成研制大型化、移动式、多功能、成套化的处理装备和智慧化平台。

  3。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复。重点发展重金属污染深度稳定化、原位热脱附抽提与化学氧化及合成药剂强化预处理、污染土壤的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建立不同污染程度和复合污染土壤关键和共性修复技术,科学谋划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及工程示范。

  4。固体废物治理与资源化。重点发展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电子废物资源化、有机废弃物生产沼气等关键技术,搭建弃物智能绿色交易平台,推动废物资源化技术工程示范及产业化。

  5。海洋环境保护。重点发展渤海湾污染物溯源、海源污染物治理、近岸海域污染负荷削减、入海污染物综合调控关键技术,建立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开展近岸海域立体监测及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6。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点发展滨海湿地的保护和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城区景观河道和居住区景观水体水质保持、基础性生态空间的生态功能整体提升等关键技术,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治理科技示范工程。

  7。碳达峰碳中和。支持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重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结合,促进各能源系统间资源优势“合并”,以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为抓手,重点发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键技术及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发展碳捕获碳储存技术,实现高碳行业和领域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三)城市建设与公共安全

  1。绿色节能。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产业的创新技术、绿色建材制造技术、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等,推动以建筑标准件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基地的形成。

  2。智慧城市。结合本市城市管理发展需求,开展基于气象预报预警的智慧供热技术、城市节水节能技术、城市运行感知技术等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技术研究。

  3。社会治理。重点发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大数据安全防护、网络安全防线、网络安全执法等网络安全治理技术,推动高效安全的执法装备和技术研发。

  4。应急预警。重点发展危化品事故处置装备、通用类救援装备、应急救援训练装备、智能化战创伤模拟训练系统,涉及事故抢险处置、自然灾害救援、公共医疗救助等应急救援装备技术。

  5。生产安全。结合本市港口安全运行和各行业安全生产需求,开展高危场所的火灾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灭火救援现场信息集成与指挥决策技术、新一代灭火救援技术与装备、火灾应急仿真演练技术、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消防安全管理技术等研究。

  (四)传染病防治、中医传承创新与临床医学

  以全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强化常见重大疾病、慢性病和传染病监测、防治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动保健和智慧医疗技术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健康社会。

  1。重大疾病及传染病防治。重点发展重大慢病和常见多发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突发传染性疾病的实时快速检测、诊断、医疗救治、监测预警技术和装备。

  2。健康与智慧医疗。重点发展智能化中医诊疗设备、检验医学和影像医学技术,移动医疗、远程医疗及个性化健康管理相关产品及服务,无创检测,穿戴式监测,生物传感,健康危险因素干预,行为/心理干预,老年常见疾病防控和康复护理,医疗与照护支持等技术和装备开发。推动康复治疗、评定、预防等康复医学技术和产品开发。

  第三章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一)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

  (二)筹建海河实验室

  专栏1 海河实验室重点领域方向

1。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在功能物质的设计理论与绿色合成方法、物质绿色制造共性关键技术、绿色分子智能制造与过程集成等方向取得重大突破,着力解决制约我国能源、材料、环境、生物等领域发展的化学化工关键核心问题,成为物质创造和制造领域具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学术高地。 2。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 在自主基础软件、自主CPU、信息安全等方向突破自主可控信息系统领域前沿基础和战略必争技术,解决“缺芯少魂”问题,引领本市信创产业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打造我国自主可控创新高地,为国家经济、国防安全等提供科技支撑和战略保障。 3。合成生物学聚焦合成生物领域重大前沿基础和底层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不断实现合成生物领域的重大科学发现,取得一系列合成生物重大技术突破,使天津成为全球合成生物技术的原始创新策源地以及合成生物产业的战略高地。 4。现代中医药围绕提升全民健康水平、降低医疗成本、助力健康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建立多学科融合、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为中医药事业注入现代生命力,使天津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中医药科技、人才、产业中心。 5。细胞生态充分发挥细胞生态在重大疾病预警、监控、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潜力,全面精确解析细胞生态体系及临床意义,建立细胞生态与免疫力形成及评估体系,进行细胞生态调节前沿技术研究,研发重大疾病细胞生态的干预策略,通过纠正细胞生态环境有效治疗疾病有望成为基础和临床医学的重要途径。

  第四章着力完善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一)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计划

  按照“保存量、促增量、育幼苗、引优苗、建生态”思路,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与企业登记信息库、知识产权数据库等“多库联动”,按照遴选+入库+培育+认定“四个一批”工作机制,引导人才、服务、政策、资本向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坚持破解高新技术企业难题导向,实施精准找苗育苗行动,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产业创新链,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创新生态主力军。

  (二)大力推动高成长企业梯度培育

  建立“雏鹰—瞪羚—领军”梯度培育机制,加强独角兽企业培养,在应用场景、数据支持等方面分级分类加强精准支持。建立企业榜单定期发布机制,通过第三方定期发布,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源支持企业发展。在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其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发挥其在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创业

  加强市、区联动,高水平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海外人才创新型载体等孵化载体。继续办好“双创周”、创新创业大赛、“创客中国”等赛事,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热度”和“浓度”。发挥大企业平台化资源链接和整合作用,着力推动企业开放式创新、裂变式创业。大力推动高校院所前沿技术创业,推动颠覆性技术和产品迭代,加强应用示范和场景创新,孵育新产品、新企业、新业态。

  (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加大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在企业中的布局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整合资源组建共性技术平台或科技创新基地,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服务)和产业链培育。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家参与科技决策、开展创新研究和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扶持力度,落实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政策。落实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税收政策。推动构建企业主导的融通创新生态,支持领军企业统筹行业上下游创新资源,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

  第六章强化以京津冀为引领的开放协同创新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一)融入京津冀科技创新体系

  积极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雄安新区创新发展,共建国家创新基础设施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共建一批产业技术联盟、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承接北京基础研究和原创成果在本市应用转化。推动京津冀高校院所、创新型领军企业优化整合创新资源,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共建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创新政策协同互动,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科技创新券互认和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等机制。促进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京津冀科技数据、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等共享机制。

  (二)推动建设区域创新网络

  与北京市、河北省技术转移机构实现互联互通,发挥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作用,成立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用好国投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吸引国家级大院大所高水平成果来津转化,推动技术要素跨区域融通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合作,带动产学研用各类创新主体的跨区域跨领域协作攻关。

  (三)推动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围绕“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推动从北京中关村到天津滨海沿线各区形成布局合理、要素密集、环境卓越、活力强劲的科技创新发展带,加快高校和科技园等重要节点的创新发展,建设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京津协同创新中心,支持东丽、津南、北辰、静海等区打造京津微创新中心,辐射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深化“通武廊”科技合作。推动北京、天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联动发展。

  专栏2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心

1。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完善与中关村的联席会议制度和管理架构,打造类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升园区现有科技创新平台水平,建设滨海科技创新基地,吸引更多在京科技服务资源到园区投资或业务延伸,建设成为高端创新要素聚集、产业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一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园区。 2。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坚持以创新、合作及产城融合为主题,发挥中关村品牌优势,通过建设空间载体、培养产业环境、组织产业落地、吸引人才落户、完善城市服务等方式,建设成为中关村全球创新要素汇集地、京东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区。 3。京津冀特色“细胞谷” 依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滨海高新区,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药物评价中心、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为技术依托,联合中源协和、英科博雅、昂赛细胞等行业领军企业,聚集细胞产业创新资源,建设细胞谷。 4。北辰京津医药谷加强与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合作;在园区设立工程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加强与行业领军企业的对接;对接北京创新资源,积极推进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承接生物医药领域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高标准建成以生物医药、中医药、高端医疗器械为主导,集研发生产、公共服务、生态宜居为一体的产业和城镇深度融合的示范样板区。

  打造创新空间新格局

  (一)建设科技创新标志区

  围绕国家战略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各区、功能区,建立“创新平台+企业孵化+产业园区”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营造优良的产业创新生态,打造一批有主题有灵魂的创新标志区。

  专栏3 打造一批创新标志区

1。中国信创谷依托滨海高新区,围绕国家级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基础硬件、软件系统,“信创+”服务3大核心链条,信息安全1大保障,系统化构建信创产业体系,打造“中国信创谷”产业品牌。 2。生物制造谷依托天津港保税区,充分发挥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用,从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出发,主要聚焦于合成生物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应用方向,重点突破工业酶和核心菌种自主构建和工程化应用的技术瓶颈制约。 3。北方声谷依托天津港保税区,围绕讯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天津中心,落地一批人工智能领域国内外顶尖的开发者、创业者,打造集智能语音、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为一体的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4。氢能小镇依托滨海新区临港、空港片区,以提升氢能应用示范和产业创新为核心,打造氢能应用先行区、京津冀氢能供给集散枢纽、燃料电池集成创新基地。 5。中医药谷依托静海区,推动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主要依托的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中药大健康产业、主动健康产业集聚,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区。 6。先进计算大数据创新集聚区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为核心承载区,依托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构建“超级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五大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业由生产制造向尖端设计转变。 7。智慧城市国家级标杆区依托中新天津生态城,发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优势,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实施“生态城市升级版”和“智慧城市创新版”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国内智慧城市标杆。 8。海洋科技创新集聚区依托天津港保税区,围绕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等平台,探索建设海水淡化试验场、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示范工程,加快突破膜技术、浓盐水综合利用等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形成“一中心、一基地、一区、一联盟”的国家级海水淡化产业集群。 9。设计之都依托北方设计联盟和渤海无线电文创产业园,构建以工程设计、工业设计和创意设计为主导的全设计产业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设计产业功能性地标聚集地,打造“设计之都”。 10。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依托宝坻区,通过核心区带动推广,以“优质小站稻立体种养、特色水产养殖”为两大主导产业,采取“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天津市水族动物功能性饲料企业重点实验室、微藻与水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科技研发平台,大力振兴小站稻品牌,推广示范优质小站稻种植、胚芽米精深加工、稻渔综合种养等先进技术和模式,打造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和京津冀“鱼米之乡”。




来源: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msy2134。